-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哮喘病从肝论治体会.doc
【关键词】? 哮喘;肝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等范畴。其病理因素虽以痰为主,病位在肺,但与肝脏关系甚为密切。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发现,哮喘病每因情绪不畅而诱发,性急、郁怒及妇女行经时加重,采用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该病,往往可以奏效,现举2例浅析如下。 1? 肝火上逆 案例1:患者,女,47岁,于2003年7月5日初诊。患哮喘1年。本次因性急上火,突发哮喘。症见:喘促气急,不能平卧,咳吐黄色粘痰,量多,咯吐不利,伴口苦胁痛,小便灼热,大便秘结。诊见:舌红,苔微黄腻,脉弦数,双肺满布哮鸣音。辨证为哮喘(热哮),证属肝火犯肺,痰热壅盛。治以清热化痰、肃肺平喘。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 g,栀子12 g,黄芩15 g,柴胡15 g,车前子(包)18 g,泽泻15 g,桑白皮15 g,瓜蒌30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经服3剂,咳喘减轻,继服6剂,患者上述症状、体征消失。为进一步巩固疗效,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党参18 g、熟地黄18 g,继服20余剂。随诊年余,未见复发。??? 按:本案因性急上火而突发哮喘,胸膈烦闷,口苦胁痛,呼吸困难。其主要原因为情志过极,肝火上冲而致肺气上逆。方中运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泻肝火、清肺热,以清肝平喘;柴胡疏肝理气以解郁平喘;泽泻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出;车前子、瓜蒌、桑白皮降气宽胸、润肠通便以止咳平喘;加用党参、熟地黄补益肺肾,标本兼顾以求治本。如此,可使肝火降、肺气平、身体壮而哮喘自愈。 2? 肝郁气结 ??? 案例2,患者,女,53岁,2004年8月7日初诊。患咳嗽、气喘10余年。本次因生气而诱发、加重。症见:阵发性胸憋,气喘,呼吸困难,痰多色白而粘,咯吐不利,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诊见:舌红,苔薄白,脉数。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 g,白芍18 g,枳壳15 g,川芎15 g,香附15 g,黄芩15 g,瓜蒌30 g,炙麻黄10 g,杏仁15 g,桔梗12 g。每日1剂,分早、午、晚空腹温服。服药5剂后,咳嗽、气喘明显减轻,咯痰转利,继服上方10余剂,咳喘完全缓解,在原方基础上,又加用黄芪24 g、山药18 g、补骨脂24 g,连服月余,1年后随诊,病情稳定。 按:本案因生气而发病。肝郁气结,肝火上逆导致肺气不降而上逆作喘。方中既配伍辛散解郁之柴胡、枳壳、香附等药,又配伍白芍酸柔收敛之品,使散中有收,刚中寓柔;加用黄芩、瓜蒌等以泻肝火、清肺热;用炙麻黄、杏仁、桔梗等以平肝化痰、宣肺定喘;用枳壳、川芎、香附等活血理气之品,既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支气管痉挛,又可减轻胸憋、气喘诸症。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宣肺平喘之功。哮喘控制后,在原方基础上加用黄芪、山药、补骨脂等益肺、健脾、补肾,以巩固疗效;并嘱患者在生活中要避免烦躁、郁怒,保持乐观的心情,以增进肝主疏泄的自然职能,如此定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3? 体会 在气机的升降方面,肺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肺居上焦,为阳中之阴脏,其气肃降;肝位于下焦,为阴中之阳脏,其经脉由下而上贯膈注于肺,其气升发。如此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功能。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舒畅条达,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悦、气和志达、思维敏捷;如果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肝气阻滞,上逆于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致哮喘发作。其病情往往随情绪的波动而变化,故宜从肝论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