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机采棉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01.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兵团机采棉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 “到新疆拾棉花挣钱去!”,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至今,这已经成为甘肃、河南、四川、青海、 宁夏等省区农民秋季外出的习惯性行为。近年来,随着新疆棉花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 水平和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产区,2005 年全疆(包 括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约 1500 万亩,产量 190 万吨,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 30%以上,占 世界棉花总产量的 8%,其中兵团棉花种植面积 708 万亩,占全兵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48%,产量 98.7 万吨,约占全疆棉花产量的 50%以上。兵团棉花在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 和技术手段位于全国前列, 但是由于在收获采摘环节上主要依赖人工手采, 机械化程度较低, 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收获期又相对集中,拾花劳力紧缺、拾花费用不断上涨、棉 花生产成本不断加大的局面愈演愈烈。 据资料显示, 近几年自治区包括兵团每年从内地雇请 的拾花工约 90 万人, 需支付拾花费用 20 多亿元, 其中每年来兵团的外地拾花工约 40 万人, 仅拾花费用一项,兵团每年就支出约 12 亿元。尽管如此,在棉花收获的高峰期,兵团各产 棉区还是不同程度地面临人手不足的压力,无法及时采摘的棉花仍为数不少,“拾花难”成为 阻碍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的“瓶径”。本文围绕兵团机采棉技术推广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就如 何进一步加速实现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促进兵团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 策。 国际国内机采棉发展的基本概况 国外对机采棉的研究起步较早, 美国从 1850 年就开始采棉机械的研制和机采棉技术的研究, 1889 年,美国发明家坎贝尔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摘锭式采棉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棉 机开始在实际中应用,1942 年美国采棉机开始投入批量生产,但直到 1949 年,美国棉花收 获机械化的程度仅达到当时棉花种植面积的 6%。美国农艺专家经过反复研究后发现:棉花 品种对机具的采摘效率和落地损失的影响是导致百年来采棉机械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在 解决了机采棉的品种问题后,美国机采棉技术很快普及,到上世纪 50 年代末,全国拥有约 3 万台采棉机, 机采收获的棉花占总收获量的 1/3 左右, 1975 年美国机械采棉的程度已达 到 100%,占世界第一位。原苏联自 1924 年开始机械采棉的研制工作,目前棉花较集中的乌兹 别克共和国机械采棉实现程度达 90%以上。除美国外,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棉花生产 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机采棉技术在这些国家早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常规生产技术, 由于实现 了机械化采棉,这些国家人均管理棉田的面积达 1000 亩以上。 我国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起就开始引进和开发机采棉技术,新疆及兵团在采棉机械和机采棉 技术的引进、研究、开发和实验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52 年在原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 将军的关怀下, 新疆兵团引进了 37 台苏联生产的 CMX-48M 单行垂直摘锭后悬挂式采棉机, 1953 年即在乌拉乌苏农场(现兵团农八师 143 团)进行首次采棉试验。1960 年农垦部又给 兵团引进了 15 台苏联 XBC-1.2 型双行垂直摘锭式自走采棉机,并在农七师 123 团和 127 团 等地试验。其中在 127 团共采摘棉花近 19 公顷,作业速度 1 米/秒,纯作业小时生产率 0.35 公顷。后因种种原因机采棉的开发和试验一度搁浅,直到 1990 年兵团又从乌兹别克引进全 套棉田作业机械,在农八师 148 团试验了悬挂在 T-28X4M 三轮棉田中耕拖拉机上的 14XB-2.4 型收 60 厘米等行棉花的 4 行采棉机。在引进和试验国外采棉机的同时,我国也先 后设计过一些机型,如悬挂在 25.7 千瓦(旧制 35 马力)棉田万能底盘的 MDMS-2 型垂直 摘锭采棉机、间隙式水平摘锭采棉机和双行平面式水平摘锭机。1996 年新疆兵团正式对机 采棉技术进行立项实验,确定以农一师为试点单位,经过 5 年的尝试,摸索出了从种植、采 收到加工的完整生产模式,项目于 2000 年顺利结题。在项目试验过程中,兵团农业科技人 员针对新疆棉花“矮、密、早、膜”的种植方式,经过多年的试验筛选出 68+8 厘米和 66+ 10 厘米的带状留苗配置方式,这种方式经技术配套,棉花生产后期通风透光好于其他配置,已被机采棉单位普遍认可。 科技人员还对机采棉机械、 加工及脱叶剂的使用等技术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和试验,基本掌握了适应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的技术方法。2001 年,机采棉在兵 团开始了大面积推广,当年实现机采棉收获面积达 28.2 万亩,2002 年达 38.1 万亩,2003 年达 22.78 万亩,2004 年达 42.7 万亩,预计 200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