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全集.doc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全集(新教材)
《诗经》三首
教学指要
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诗经》《离骚》至汉魏晋诗歌的语言形式各不一样,本单元以语言的节奏作为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诸种语言节奏的划分方法,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了解古代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也是诗歌容量逐渐加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逐渐复杂的过程。《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最有思想艺术价值的国风,它们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言志抒情诗,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教读《〈诗经〉三首》,应引导学生了解《诗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写实精神;理解《诗经》的“六义”、重章迭句等特点。《离骚》是文学史上的名篇,由于时隔久远,会给鉴赏造成一定困难。理解字词固然重要,但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感受屈原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上,放在品赏诗作的艺术手法艺术价值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及学习《无衣》《静女》,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2、 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3、 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 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德育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无衣》《静女》中的重要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 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 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 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诗经》的相关内容。
2、 诵读课文,粗通大意,概括三首诗的内容提要。
教学教程
一、解题
先请学生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谈谈对《诗经》的了解,然
后教师补充总结。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可分为卫、郑、秦、陈、桧、齐、曹、邶、唐、周南、召南等15国风,共160篇,是各诸侯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西周王朝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大雅”用诸侯朝会,31篇,“小雅”用于贵族宴享,74篇。“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二、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 放录音
第一遍,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2、 指名学生朗读
3、 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4、 可再指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
5、 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 岂日/无衣? 反问语气,升调。
与子/同袍。 肯定语气,降调。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表现军情紧急,快连) (感叹,降调)
三、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1、 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氓》将(qiang ):愿,请。 咎(jiu ):灾祸。
贿(hui ):财物。 极度:标准。
德:心意、情意。 耽:沉溺。
言:1言既遂矣 助词,无实义
2静言思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
“于”通“吁”,于嗟,叹息。 “泮”通“畔”,边岸。
“说”通“脱”,解脱。
《无衣》衣:上衣。 袍:长袍,相当现在的斗蓬或披风。
裳:下衣。
《静女》 俟:(si )等待。 娈(luan ):美好。
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说”通“悦”。
怿(yi ):喜爱。 “归”通“馈”,赠送。
荑(ti ):茅草芽。 洵(xun ):诚然,实在。
2、概括三首诗的内容大意。
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
《氓》是一首叙事诗,经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一级建筑师考试《物理与设备》模拟试题及答案31》.doc
- 《2012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21》.doc
- 《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实践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5》.doc
- 《2012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模拟题库及答案6》.doc
- 《2012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22》.doc
- 《2012年一级建筑师考试《物理与设备》模拟试题及答案32》.doc
- 《2012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风险管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二章》.doc
- 《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实践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22》.doc
- 《2012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模拟题库及答案7》.doc
- 《2012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风险管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六章》.doc
- 2025年江苏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2025年村官考试时事政治题库带解析及参考答案【典型题】.docx
- 2025年江苏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2025年山东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精华版).docx
- 2025年安徽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A卷】.docx
- 2025年安徽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2025年江苏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考【易错题】.docx
- 2025年安徽省汽车驾驶员高级理论知识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考【易错题】.docx
- 2025年山东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典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