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 论 0、开设课程的原因及课程专题设置 1、 环境的概念 2、环境系统的组成 3、环境问题 4、中国环境特点 5、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6、中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H 海洋污染 海底石油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原油的泄漏以及地表径流进入 海洋的大量有机物造成海洋污染,近年来频繁的赤潮是海洋 污染的突出表现。 1.4 中国环境态势的五个特点 1 全国范围的生态问题频频凸现 一,1997年创记录的黄河断流(226天) 二,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见图) 三,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频繁沙尘暴(见图) 环境与经济是一个整体,如果忽视西部,忽视生态,忽视 乡村、忽视农民,到头来只能阻碍东部、阻碍经济,影响 到中心城市。 2 面源问题上升和污染转移加速 在污染物结构中,大城市先后进入生活型污染占主要成分、工业性污染比重下降的阶段。生活型污染是面源污染;而工业性污染主要是集中的点源污染。 有些污染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进而向农村乡镇转移的趋在加强,从东部发达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尤其令人注目。 污染转移还有一个影响:它使得一些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如大城市的、集中、高强度的污染)变得缓和,却使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变得困难了。 3 中国环境正在迅速与整个世界连接 中国进口贸易的增加对减轻国内生态环境压力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另外,国际贸易条款(绿色壁垒)对中国一些传统出口商品的制约迅速增大。 4 “健康源于环境”的意识开始普及 5 经济化-环境问题直面的一个更加市场化前提 近年来,特别是大城市居民越来越重视环境为最主要生活质量要素,突出反映在 :环境纠纷 绿色住宅 绿色食品* 只有在经济性被考虑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而改善环境的行为和政策才有了可能。这同时又为环境成为经济竞争力因素提供了经济前提。 1.5 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1 市场准入的环保标准不断提高 2 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6 中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1 中国环保事业起步阶断(1973-1978) 2 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阶断(1979-1992) 3 可持续发展阶断(1992- ) 2.2 环境中的致病因素 1 物理性致病因素 2 化学致病因素 物理性致病因素:噪声、振动、红外线、紫外线、微波、 激光强电场、强磁场和放射性等。 可分为三类:A 过量的天然化学物质 B 环境污染物质(见下图) C 缺少人体所必须的化学元素 3 生物致病因素 未经处理的医院污水、废物、居民区的生活垃圾、农牧畜业的粪便等污染物,均含有致病微生物。有可能引起伤寒、痢疾、霍乱和肝炎等流行性疾病。 2.1 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生前如花似玉的吕继香(右) 病入膏肓的吕继香 2.3 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1 毒物致毒机理 毒物进入人体后,同机体发生作用,损害机体组织,扰乱或 破坏机体的正常代谢机能,引起病变以致危及生命的过程。 形式:腐蚀性毒物作用 如浓硫酸、光气、强碱等。 光气: COCl2+H2O→2HCl+CO2 代谢性毒物作用 如CO、氰化物、重金属等。 一氧化碳(CO): Hb·O2(aq)+CO(g)→Hb·CO(aq)+O2(g) 神经性毒物作用 如罂粟-吗啡-海洛因、肉毒毒素等。 高纯度的海洛因 2 环境致癌作用与致癌物 常见的有:黄曲霉素、亚硝基化合物、味精等。 致幻物质 乙醇 4 致畸作用 环境中某些物质或因素,通过母体影响胚胎的发育,使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不能正常进行,以致出现器官或形态结构上的畸形,此种作用称为致畸作用或致畸胎作用。 风疹病毒 ;放射线辐射 黄曲霉素污染的毒大米 2.4 食品污染及预防 1 生物性污染及预防 食品受到细菌、霉菌和它们所产生的毒素,以及寄生虫卵 的污染,会引起人们患病,或食物腐败。 预防: 首先,防止和控制为食品作原料的动 植物的病虫害,在加工、运输、贮存等和 环节中防止食品污染。 其次,在食品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清除、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措施。 2 化学性污染及预防 a 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b 食品添加剂的污染 有些农药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能在食品中长期残留。 如六六六和DDT等,现在有机磷农药也被禁止使用。传统 农药将逐渐被高效生物农药所取代。 食品添加剂多为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品,它们中可能有毒 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等作用,不合理使用将会导致 食品的严重污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