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歌剧发展史 子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歌剧发展史 歌剧产生与16、17世纪之交的意大利,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音乐风格的开始。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这种结合在欧洲游久远的历史:从古希腊悲剧到中世纪宗教神迹剧,从文艺复兴悲、喜剧中的幕间剧到牧歌喜剧。歌剧是一种单声歌曲风格的音乐,由一名歌手在乐器的伴奏下演唱,因而歌剧的出现意味着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转变。歌剧产生的另一个直接重要原因是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和激励。 17世纪: 意大利: 1597年,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谱曲的歌剧《达夫尼》,在剧院里演出获得成功,可脚本和乐谱均已失传。于1600年,他们再度合作,由卡契尼参与部分音乐创作,完成了歌剧《尤丽狄茜》,成为第一部传世的歌剧。这两部格局歌剧都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田园剧的风格,以独唱的叙述性的音调为主,单声部的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古钢琴为主的几件乐器伴奏。 早期意大利歌剧最有成就的作曲家是蒙特威尔第。他在写歌剧之前已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牧歌作曲家,他把在牧歌和经文歌创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运用于歌剧之中。1607年完成的歌剧《奥尔菲斯》已经是一部真正的音乐戏剧,较好的发挥出歌剧的戏剧性力量,他的宣叙性的音调更有歌唱性,此外还加入了咏叹性独唱、二重唱、牧歌式的合唱及舞蹈,并以约40人的管弦乐队伴奏,烘托戏剧的发展,使歌剧音乐形式初具轮廓。他把自己这种注入了强烈情感的音乐成为“激情风格”。并大量运用了不协和和声(二度、七度、增减音程等)和震音、拨弦等当时新颖的乐器演奏手法。他随后创作的另一部歌剧《阿丽安娜》,以其至深的感染力而著称于世。留存下3部歌剧和12卷意大利牧歌。他最后创作的两部歌剧《于理斯还乡记》、《波佩雅封后记。 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卡瓦利创作了41部歌剧,重要作品有《伊阿宋》。契斯蒂他的歌剧以抒情咏叹调和二重唱见长。重要作品有《金苹果》。 意大利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17世纪末意大利歌剧的中心已从威尼斯转移到那不勒斯,直到18世纪中叶,以那不勒斯为中心形成了那不勒斯乐派,对意大利及欧洲歌剧发展影响极大。 那不勒斯乐派初期重要代表人物是A·斯卡拉蒂,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写有115部歌剧、50部清唱剧和600多首康塔塔。重要歌剧是《格里塞尔达》等。那不勒斯乐派时期,意大利格局形式以初步成熟。歌剧音乐由有明显区别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组成。宣叙调也称朗诵调,节奏自由,半说半唱,用来叙述情节。同弹掉在格局中最为重要,它既是戏剧中的抒情部分,又是展示人声旋律美的重要段落,一般固定采取返始咏叹调的形式。格局序曲确立起快慢块三部分的形式,也称为意大利序曲。 法国: 法国歌剧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在路易十四的统治时期,法国的君主专制已发展到鼎盛阶段。路易十四宫廷中聚集、培植了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家。宫廷中上演了歌颂王权、崇尚理性的高乃依和拉辛的古典悲剧和能满足法国人感官独特享受的豪华的宫廷芭蕾舞。法国歌剧的诞生正是以这些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为基础的。 第一位法国歌剧的作曲家是吕利,创作了13部具有法国特点的歌剧,代表作品有《阿尔采斯特》、《阿尔米德》等。吕利的歌剧题材一般选自历史、神话,内容多表现忠君爱国的天职与个人情感的冲突矛盾。序曲为慢快慢三部分,他将意大利歌剧宣叙调进行调整,使它适合于法国的语言和诗歌的音韵,他创作的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他重视合唱及管弦乐队的作用,并在歌剧中插入表现幻境的芭蕾舞场面。 拉莫是继吕利之后非常有成就的法国作曲家。他创作的曲调比吕利更具有旋律性,和声清晰、新颖,乐队富于色彩性。拉莫一生都对作曲理论十分感兴趣,他于1722年出版的《和声基本原理》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定了基础。 英国: 普塞尔的音乐在欧洲历史上闪耀出不可磨灭的光芒。他创作了小型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剧尾《当我长眠地下》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普塞尔一直被作为英国音乐的象征。 德国: 17世纪德国重要的作曲家是许茨,把意大利的音乐成果带到德国,创作了第一部德国歌剧《达夫尼》(已失传),它更重要的创作领域是清唱剧和康塔塔。17世纪后半叶,德国汉堡成为歌剧发展的中心。凯泽尔的歌剧咏叹调有的比意大利歌剧更绚烂瑰丽,有的则更严肃、深刻,而且注重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 18世纪: 意大利美声唱法兴起,他成为意大利歌剧的演唱风格。上半叶,意大利歌剧已明显地分为正歌剧和喜歌剧。正歌剧剧作家梅塔斯塔齐奥继泽诺之后,进一步将正歌剧确定为三幕布局。意大利喜歌剧是后来古典主义时期富有活力的音乐戏剧形式。至此,意大利歌剧已经发展为欧洲占据主导地位的音乐戏剧形式。 喜歌剧: 18世纪出现的喜歌剧是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音乐戏剧形式,为欧洲的歌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意大利,喜歌剧是与传统的正歌剧不同的声乐体裁。它是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的,一反意大利正歌剧的“矫揉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