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件液压成形技术及其在车身轻量化中的应用
管件液压成形技术及其在车身轻量化中的应用
蒋浩民 1 陈新平 1 范 频 2 苏海波 1 杨 兵 1 郑 鑫 2
(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宝钢贸易有限公司)
摘 要 作为车身轻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液压成形技术一直是近年来国外先进钢铁企业成形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发展的重点。采用液压成形技术可以减轻零件重量、减少零件和模具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零件强度和刚度,
因此在汽车结构件的制造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本文对液压成形的技术原理和优点、技术关键以及在汽车工业中
的应用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探讨了国内液压成形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液压成形 车身 轻量化
Tube Hydroform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ghtweight of Auto Body
Jiang Haomin1 Chen Xinping1 Fan Pin2 Su Haibo1 Yang Bing1 Zheng Xin2
(1. Baoshan Iron Steel Co., Ltd.; 2. Baosteel Trading Co., Ltd. )
Abstract As one of main key technologies of lightweight, th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hydroforming
technology are put in practice by the advanced steel corporation all over the world. Hydroforming technology makes up
more and more proportion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uto structural components, because it can decrease the weight of parts
and quantities of dies,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and improv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part.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dvantages, ke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in automotive industry are illustrated in general, meanwhile the
trends of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domestic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ydroforming, auto body, lightweight
1 引言
汽车工业对油耗、排放和碰撞的需求加快了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作为车身轻量化的三大关键技术,
高强钢 拼焊板和液压成形技术一直是近年来国外先进钢铁企业成形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重点[1~3] 。
随着高强钢的逐步系列化和激光拼焊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深入,中国钢铁企业在前两项技术上将具备一定的
技术基础和产业规模。然而,由于液压成形技术受到研究起步晚、原材料要 高、技术难度大、设备投资规
模要求高等制约,国内至今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现有车型上大量的液压成形件只能采用大批量进口或冲
压焊接替代的方式生产,制约了钢铁和汽车工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4~7] 。
另一方面,随着国外先进钢铁企业在中国国内汽车钢板销售上越来越多地采取战略跟随政策,国内钢铁
行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浦项等亚洲先进钢厂大力推进液压成形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使国内的液
压成形零件和原材料市场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如何进一步密切汽车板供应链,实现钢铁行业和汽车行业的
共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钢铁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自2003 年起,宝钢就针对国内外的液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