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及治疗策略 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抗感染药物专业2012年学员 崔丽 2012-05-10 目录 一、腹腔感染的定义 二、腹腔感染的分类和评估 三、腹腔感染主要致病菌的分布 四、文献来源 五、内容简介 六、腹腔感染的治疗策略 七、结论 一、腹腔感染的定义 腹腔感染( intra- abdom inal infections, IA Is) 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腹腔并造成明显损害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包括发生于腹膜腔和腹腔脏器的感染,尤其是实质性脏器的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细菌性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等)。通常为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等的混合感染。一旦发生腹腔感染, 临床处理较为棘手且病死率高达24% [ 1]。因此, 监测腹腔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药物选择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黄美泰, 韩景龙, 曾俊杰?? 腹腔感染的早期实验诊断进展 [ 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2010, 4 ( 2) : 54- 55 二、腹腔感染的分类和评估 1、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腹膜炎和(或)腹腔脓肿。 2、根据感染部位分为:局限性腹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社区获得性腹膜炎和医院获得性腹膜炎以及第三型腹膜炎(tertiary peritonitis)。 3、按严重程可分为:(1)轻度感染:腹膜炎较局限,发病在12 h以内,(2)中度感染:弥漫性腹膜炎,发病12~48 h,有一般的脓毒症状;(3)重度感染:弥漫性腹膜炎,发病48 h,有明显脓毒症状和(或)合并有器官功能障碍。 三、腹腔感染主要致病菌分布 表1 各类型腹腔感染致病菌分布 四、文献来源 [1] 黄美泰, 韩景龙, 曾俊杰?? 腹腔感染的早期实验诊断进展 [ 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2010, 4 ( 2) : 54- 55 [2] 胡巧娟, 胡志东, 李金,等??M ohnarin 2008 年度报告: 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 J]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0, 8 ( 35 ):620-624 [3] 王凤霞,胡志东 2010年临床腹腔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6(14):1864-1866 [4] 杨启文,王辉,徐英春,等 腹腔感染细菌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09,3(5):427-433 [5] Villegas MV,Blanco MG,Sifuents-Osornio,Rossi F.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 among Gram-negative bacilli in Latin America--2008 update from the Study for Monitor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rends (SMART). Braz J Infect Dis. 2011 Jan-Feb;15(1):34-9. 五、内容简介 六、腹腔感染的治疗对策 腹腔感染( intra-abdom ina l in fection, IAIs) 是外科感染中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感染。应用《抗菌 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提出处理原则:一是手 术对原发病灶的处理; 二是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抗感染 药物的使用应结合腹腔感染的病因、类型、严重程度、 细菌与药物敏感状态的流行病学现状和抗感染药物的药 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等,合理选择药物,制定用药方 案。 表3 G+球菌的耐药性及治疗 七、结论 1、腹腔感染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 阴性菌为主,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2、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 菌的增长与传播。 3、腹腔感染治疗原则:(1)降阶梯治疗(2)短程治疗策略 (3)联合治疗 (4)转换治疗 * * 外源性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 腹膜透析所致腹膜炎 耐药菌、可见白色念珠菌 第三型腹膜炎 上消化道:主要G-杆菌。下消化道:G-杆菌+厌氧菌 继发腹膜炎 单一细菌(90%);最常见: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 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G+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