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醋酸
简介乙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典型的脂肪酸。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
分子结构:
??
??冰醋酸
理化性质
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 K)。沸点117.9℃(391.2 K)。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溶解性: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相容性:材料: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316#和318#不锈钢及铝可作良好的结构材料。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危险性
闪点(℃):39 爆炸极限(%):4.0-17
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
燃烧性: 自燃温度:
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消防方法:用雾状水、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雾状水驱散蒸气,赶走泄漏液体,使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并用水喷淋去堵漏的人员。环境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最低中毒量,出现消化道症状;人经口20~50g,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支气管炎。
生殖毒性: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泄漏处理
泄漏处理:切断火源,穿戴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耐酸工作服,用大量水冲洗溢漏物,使之流入航道,被很快稀释,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性评价:2,3, 2 阈限值(TLV):50
大鼠经口LD50:3530(mg/kg)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强烈的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醋酸,口腔和消化道可因休克致死。
急救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眼睛接触: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再用干布拭擦,严重的须送医院诊治。
吸入:若吸入蒸气得使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食 入:误服立即漱口,给予催吐剂催吐,急送医院诊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深度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不要将工作服带入生活区。
储运
适装船型:3 适装舱型:不锈钢舱
储运注意事项:注意货物温度保持在20-35℃,即货物温度要大于其凝固点16.7℃防止冻结。装卸货完毕时要尽量排尽管系中的残液用途
冰醋酸是最重要的有机酸之一。主要用于醋酸乙烯、醋酐、醋酸纤维、醋酸酯和金属醋酸盐等,也用作农药、医药和染料等工业的溶剂和原料,在照相药品制造、织物印染和橡胶工业中都有广泛用途。 冰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它在有机化学工业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品为无色液体,b.p.49~50℃,n20D 1.4206,相对密度0.824,f.p.-25℃。环丙胺是除草剂环丙津、杀虫剂灭蝇胺的中间体,也是医药中间体。
中文名:42596 环丙胺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3H7N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50oC 沸点: 49-50oC 折射率: 1.419-1.422 闪点: 1oC 密度: 0.824 性质描述: 无色液体。沸点50,相对密度0.824(20/4),折光率(nD20)1.4210。能与水混溶。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 S16:远离火源。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危险品标志: F:易燃物质C:腐蚀性物质 危险类别码: R11:非常易燃。 R34:会导致灼伤。 简介??
分子式:NaH
相对分子质量:24.00
电子式:Na+[:H]-
外观:白色至淡灰色的细微结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