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教学讲义 第一讲:绪论 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凡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均视为教育现象。 教育学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规律 二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规律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 特征:此时的教育学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教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还仅仅是以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方式混杂于他们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的著作之中。 代表人物: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 《学记》是现在已知的教育科学发展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于我国春秋战国末期,全书共1229个字。其中总结和涉及到的教育规律有: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不凌节而施、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尊师重道等。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二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 特征: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逐步有了自己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大教学论》,目的是探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奠定教育学科的初步基础。他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他以伦理学、心理学为基础,第一次提出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在此之前,英国哲学家洛克1693年出版《教育漫话》,强调教育的作用,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论”。法国思想家卢梭1762年出版《爱弥尔》,提出“自然教育”,即按照儿童身心的自然进程进行教育。瑞士裴斯泰洛齐1781---1787年间出版的四卷本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把教育目的规定为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在此之后,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美国布鲁纳1960年发表的《教育过程》一书,其理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学科高度分化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教育学的产生,使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编写《教育学》,是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建社会主义教育学的著作。杨贤江编写《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著作。 当代教育科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微观上越分越细,宏观上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交叉,产生许多边缘性学科,教育科学体系日益庞大,形成学科群。大致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学前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家庭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史学、教育行政学、教育法学、教育督导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卫生学、教育结构学、教育未来学、教育战略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实验学、教育工艺学等等。 今天的“教育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一切教育现象的理论形式,是人们研究教育现象和各种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其次,有助于正确地进行教育实践。 最后,可以提高对教师和教育工作的认识,增强热爱教育事业、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章 教育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概念表述:一切有目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概念表述: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或者表述为: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按照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以便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才。 第二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其中几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是:(1)生物起源论。(2)心理起源论。(3)劳动起源论。 教育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经历了几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教育也就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生产力标准分: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现代(资本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