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经商法则.doc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精英宣言 我是不会选择去做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 个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宁。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 为一名有保障的市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更要成功。 我绝不用人格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 宁愿要达到目标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天生气的平静。我不会拿我 的自由去与慈善作交县,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气丐的食物作交易。我 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的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天所畏惧,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 这一切都是一位企业家所必备的。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 独立经营 拒绝宁静的生活 消灭世间的贫困,就是生产者的使命。 松下电器公司名列世界最大的 50 家公司以内,拥有职员 20 万人(包括 附属公司员工),工厂分布于 130 多个国家。但 70 年前,它还是一个只有 3 人经营的小电料行,而创造这神话般奇迹的就是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办人松下 幸之助。松下幸之助生于 1894 年,幼年家境贫苦,读到小学四年级即辍学, 随后便到脚踏车店做学徒。1918 年他与其夫人及内弟 3 人创设了“松下电气 器具制作所”,即“松下电器公司”的前身。松下电器公司的杰出成就,主 要得力于松下幸之助出色的经营管理艺术。70 年的经营实践使松下幸之助形 成了一套“奇正互变之道”、 “与自然法则相合”的经营哲学,其所思考的 不仅是企业的经营策略,还涉及了国家、人生、正义等广泛的内容。他不以 短期的财政成就作为目标,而以消除人类的贫穷,建立人间和平幸福之道为 己任。正因为如此,他被誉为日本的“经营之神”。 二十三岁时白手起家 23 岁的松下是电灯公司的检查员。工作是每天用两三个小时对配线员前 一天的工作跟踪检查,非常轻松。以前,松下曾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灯座,但 却遭到了公司的否定。松下发誓一定要把这个设计付诸实施。松下提出了辞 职,离开了工作七年之久的电灯公司,去独立经营,自闯天下。当时,松下 只有不足 100 元钱,又从朋友那里借来 100 元,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人手 不足怎么办?好在有过去的同事林君和内弟并植岁男(后任三洋公司总经 理)鼎力相助,松下终于迈出了独自经营的第一步。 那时,他只有两间小平房,一间 3 平方米,一间 6 平方米。他和妻子住 在小间,而将稍大的那间改装成工厂,并很快开始了新产品的研制工作。谁 料出师不利。对这几个门外汉来说,掌握制作插座主体材料的配方及生产工 艺简直象上天揽月。大家一筹莫展。后来经过以前专门研究这种材料的同事 T 君的指点,终于研制成功,并在同年 10 月生产出第一批插座。到了产品销 售阶段,没想到几乎所有的电器商都对这种插座的市场前景表示怀疑。他们 所到之处无不遭到拒绝。他们东奔西跑,竭力推销,但在 10 天内仅卖出 100 个插座,销售额不到 10 元。有人提出各人自谋生路。最后只留下了松下和井 植。 经营上的失败使松下全家陷入窘境。为了维持生计,他和妻子把衣服一 件件地送进了当铺。凄风苦雨送来了隆冬。一份意外的订单使松下绝处逢生, 一家电器公司要求用合成材料制造一千个电扇底盘。松下他们日以继夜地赶 制样品。 几天后,样品顺利地通过了鉴定。当时他只有一台压型机和一只煮 锅。就是靠如此简陋的设备,却赶在新年之前将 l000 只精美的电扇底盘如期 交了货。他第一次获得了 80 无盈利。接着,松下发明了双向插座,这个成果 受到了很多顾客的好评,大阪一个叫吉田的批发商要求包销双向插座,并以 3000 元保证金同他签订了合同。松下将这笔款项用于扩建工厂,以满足日益 扩大的市场需求。不料,东京某些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突然采取大减价的策 略,迫使吉田商店不得己中止了同松下签订的合同。松下一点也不气馁、他 不但在大阪找到了取代吉田的批发商,而且首次赴东京,把产品打入了东京 市场。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经济处于大萧条之中。在这严峻环境 中生存下来的松下工厂,尽管仍是个街道小厂,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成立了职工联谊会;耗资 7000 多元,修建了 230 平方米的厂房。同年,松下 开始制造和销售自行车灯。它为后来成立的松下电器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当时自行车照明用的是蜡烛灯和气灯。这两种灯具既不方便,又不经济, 因此几乎无人问津。另一种电池灯,因其耗电大、结构不完善;也未能普及。 经过半年左右的近百次试验,松下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故障少、寿命长、构造 简单的电池,并制成了与之相配的炮弹型车灯。松下对这种新型的自行车车 灯充满了自信,于是着手安排生产。 电池很容易地找到了生产厂家,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