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尊敬的各位学者、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世界汉学大会2007”的主会场设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我们深感荣幸。而在我看来,“明德堂”之于这次大会的主题,或许也是别有意味的。按照《大学》的说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明德”之始,应当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终修、齐、治、平。 用现在的话说,天下太平的基础在于推己及人的精神境界和内在操守,由此才有文明的对话;通过文明的对话,才可以期冀世界的和谐,才有望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古人的遗训,是中国的智慧,也是本次世界汉学大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在一定意义上说,谈论“汉学”有如谈论“国学”,即使方家宿儒也未必没有分歧。比如章太炎先生称国学为一国固有之学术,吴宓先生称国学为中国学术的总体,钱穆先生则将中国文化概括为人统、事统和学统。然而无论“国学”是什么,无论“国学”的边界怎样模糊,它的内核始终是清晰的,它也必然成为汉学所关注的对象,并且与汉学相互激荡。据我涉猎所知,日本在14-15世纪开始形成传统汉学,据此则区域性的汉学历史已有700年;利玛窦于1582年入华,他所象征的传教士汉学亦有400余年;从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开始,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经走过了将近200的历程;将汉学扩展为“中国研究”的美国汉学兴起于“二战”之后,至今也有60多年。在这一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同样存在。而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也最容易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即:汉学就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汉学研究当然也会具有某些历史的局限;然而,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代代汉学研究者的艰辛努力,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汉学不是我本人的研究专业,但是从人文学术的角度看,一种本然的对话精神,应当是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所共同持守的内在品质,同时这也是人文学术可以共同分享的价值命意。一个和谐的世界,需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而不同文明所包含的诸多相似元素,早已为今天的对话提供了基础。正如学者们曾经追索过的,孔夫子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许多文明中都可以找到共通的表述:比如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有言:“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向往渴求的事,也该希望别人得到。”释迦摩尼同样“以己比人”:“我如是,彼亦如是,彼如是,我亦如是;故不杀人,亦不使人杀人。”基督教主张“爱邻如己”,“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伊斯兰教也强调“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一言以蔽之,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不同的文明历千年而不泯,必有其共同的追求和理想。寓含其间的,是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一个和谐的世界,可以表征于同嗜、同听、同美;而一个和谐的世界之所以然,却又恰恰是在于承认差异。因此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有“不同产生和谐之美”之说;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则是“和而不同”。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亦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不同”之“和”,还可以表述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总之在中国古代贤哲的眼中,失去了多样性的世界必将是死气沉沉。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可以为“差异”提供许多生动的实例。我们都知道毕达哥拉斯学派有“数即宇宙”的著名命题,即:“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而中国的《老子》和《易经》,也有这一类关于宇宙生成的描述。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等。两种表达看上去很相似,然而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从“数”推导出“物”;“数”是寓于实体的“有”,其中最根本的思路当是“万物生于有”。中国古人则要从“数”回溯出“道”,“道”并非物质性的“有”,所以周敦颐《太极图说》是以“无极”解释“太极”;其中的独特逻辑在于“有无相生”,即所谓“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另如西方哲学的根本问题,往往被归结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而中国的佛教哲学,则是讲“动静等观”、“无去来处”;甚至“来处”与“去处”的问题,可以被化解为“从来处来”、“到去处去”。西方人的执著,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进而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脱,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通向“物”与“我”的神合。与之相应,人类既得到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