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调剂员5(中药检测、伪品鉴别、调剂、错误处方.ppt
第二节 中药检测 三 中药饮片外观质量检测 1.片型检测 (1)规格 用肉眼检查饮片的均匀程度,用直尺和卡尺量其厚度、宽度、长度,符合规定为合格品。 (2)异型片 取一定量饮片称定重量,挑出异型片称定重量,计算异型片的百分含量,小于10%者为合格品。 2.颜色气味检测 根据饮片的鉴别特征,用眼看、鼻嗅、囗尝等进行直观检测。 3.杂质含量检测 参见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第一单元 4.炮制饮片中不合格饮片含量检测 (1)取炮制饮片50~100g或最小单位包装称量。 (2)拣出其中不合格品并称定重量,计算出不合格品的百分含量。 (3)符合规定标准的为合格炮制饮片。 中药饮片外观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有: 1.片型 片、丝、块、段的厚薄、长短、直斜、细宽、大小等是否符合切制规范要求。 异型片(包括斧头片、连刀片、掉边片、炸心片、翘片、败片等)应不超过规定标准的10%。 2.颜色 (1)原药材饮片应保持原药材固有颜色。 (2)炮制饮片应符合炮制成品颜色等。 3.气味 (1)原药材饮片应保持原药材固有气味。 (2)炮制饮片应带有辅料气味或炮制后的特有香气等。 (3)气味散失、变淡薄或出现异味均为不合格饮片。 4.表面 (1)植物类、动物类饮片,没有虫蛀、发霉、走油、粘连等。 (2)矿物类饮片,没有潮解、熔化、风化等。 (3)鲜药类饮片,没有腐烂等。 (4)粉末类饮片,没有吸潮、结块、虫蛀等。 5.饮片的药屑杂质含量应符合规定 见第一篇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单元饮片的净度检查项 6.按《饮片标准通则试行》规定,炮制品的不合格饮片应符合下列要求: 麸炒品、土炒品、米炒品、蜜炙品、酒炙品、醋炙品、盐炙品、油炙品、姜汁炙品、炒黄品的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炒焦品的生片、炭化片不得超过3%;炒炭品的生片、完全炭化不得超过5%;烫制品的僵片、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蒸制品的未蒸透的不得超过3%;煮制品未煮透的不得超过2%;煅制品未煅透的及灰化的不得超过3%;煨制品未煨透的、糊片不得超过5%;发芽品发芽率大于87%,芽超长的小于20%。 二 中药饮片常见伪品的鉴别特征 (一)土鳖虫伪品及易混品种 1.金边土鳖虫 姬蠊科昆虫东方后片蠊的干燥虫体。呈长椭圆形,长2.5~3.5cm,宽1.5~2cm。背面黑棕色,腹面红棕色,前胸背板前缘有1条黄色镶边。 2.龙虱 为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的干燥虫体。呈长卵形,长2~3cm,宽1~l.5cm。背面墨绿色,无环节、仅有1对较厚鞘翅,边缘有棕黄色狭边,除去鞘翅,可见浅色膜质翅2对。 (二)大蓟伪品及易混品种 1.青刺蓟 为菊科植物青刺蓟的干燥根。呈纺锤形,外面黄色,鲜者平滑,干者略具皱纹。易折断,断面白色,略粉性。气特殊,味苦微甜。 2.飞廉 为菊科植物飞廉的地上干燥部分。呈圆柱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具纵棱,附有浅绿色,味微涩。 (三)山茱萸伪品及易混品种 1.滇枣皮 为鼠李科植物滇刺枣的干燥果皮。皱缩扁压,呈不规则的囊状或片状。表面棕红色或棕黑色,光滑或有细皱纹,内表面平滑或有疏松的果肉。质硬脆。味酸。 2.小檗果 又称大山萸肉,为小乘科植物小檗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长0.6~1.2cm,表面红色或暗红棕色,具皱纹,顶端有1个明显的圆盘形柱头,基部有时可见残留果柄或果柄痕变。剥去果皮后,内含2枚种子。 3.酸枣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果肉。呈不规则片状或扁筒状,多破裂,皱缩,形状不完整。外表面暗红棕色,内表面色较浅,不光滑。肉薄,质脆,易碎。味酸。 (四)山楂伪品及易混品种 1.栘依 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果实。呈类圆形,比山楂大,多为横切片。外表紫红色或红棕色,具细皱纹无灰白色小斑点。种子扁小而窄。质坚硬。味酸甜而涩。 2.林檎 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或尖嘴林檎的干燥果实。呈圆片形,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亦无小白点。种子扁卵圆形,每室2粒。气微,味酸。 (五)小茴香伪品及易混品种 1.莳萝子 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其分果背面有3条隆起的肋线,边缘肋线延展成翅状,腹面中间有一条棱线。 2.孜然 为伞形科植物孜然芹的干燥果实。与小茴香近似,但果实较小,双悬果或分果较纵直面不弯曲,双悬果不易分离或上部分离。气特异,味微辛、辣。 (六)王不留行伪品及易混品种 野豌豆 为豆科植物野豌豆的干燥种子。呈略扁的圆球形,表面黑棕色或黑色,种脐白色。质坚硬。气微,味淡,有豆腥气。 (七)天麻伪品及易混品种 1.芭蕉芋根 为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的干燥根茎。呈长圆锥形下端较尖,无圆形疤痕、常扁缩,稍弯曲,表面黄棕或灰黄色,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