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太空 ——中学 实践与研究公开课.ppt

走向太空 ——中学 实践与研究公开课.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太空 ——中学 实践与研究公开课.ppt

美丽的银河系 太阳系 *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总称。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 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 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 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 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 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 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 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 对温度几度。 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 辐射,温度约为3K。 图一: 猎户座大星云 图二: 璀璨的星光 图一 图二 /v_show/id_XMTM2NzgyNjA=.html 我们的银河系大约包含两千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一千多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螺旋状星系,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银盘,中央突起的银心和晕轮部分。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个很亮的球状,直径约为两万光年,厚一万光年,这个区域由高密度的恒星组成,主要是年龄大约在一百亿年以上老年的红色恒星,很多证据表明,在中心区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动十分剧烈。 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它的最大范围约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太阳(恒星)、八大行星(包括地球)、无数小行星、众 多卫星(包括月亮),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他天体的质量总和不到太 阳系的0.2%。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他天体绕太阳公转,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太阳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东方”号飞船首次绕地球飞行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乘上升2号飞船升空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土星五号“一共发射18次,承载阿波罗1号到阿波罗17号,从未有过失败记录。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 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东京时间14日10时31分(北京时间9时31分),日本“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搭乘H2A-13火箭,从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顺利升空,踏上探月之旅。日本科学家称,“月亮女神”计划是继美国“阿波罗”号登月计划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月球探索活动,也是日本发射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 月亮女神 2010年,发现号航天飞机废止,取而代之的是空天飞机 2012年,2020年……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将不会止步。希望会有一天,人类可以找到像电影《阿凡达》

文档评论(0)

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