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硫酸铜的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硫酸铜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对策   一、中毒死亡   1.?过量使用     2000年7月21日下午5时,斜桥镇灯杆村王某8亩河沟用硫酸铜治中华鳋病和鲢出血病,浓度为0.8毫克/升,22日上午7时,鲢、鲤、鲫、草相继浮出水面,呈严重缺氧状,呼吸节律变快,部分鱼有抽搐现象,鳃片上蒙有一层很淡的氧化膜,鳃丝扭曲。所幸发现及时,大量进排水稀释,死鱼30千克左右。硫酸铜毒性受水温、溶氧、pH值、县(悬)浮有机物等因子综合影响。国内学者曾对白鲢做过试验:水温?16--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硫酸铜毒性就增强0.85—0.95倍。对体重12克的鳙鱼试验,温度从22.9升至26.7,硫酸铜安全浓度从0.71毫克/升降至0.5毫克/升,Ca2+与水体中的游离氨结合生成Cu(NH3)2,毒性增强?1—1.4倍。硫酸铜毒性与水体pH值、悬浮有机物、溶氧、硬度呈负相关。王某的河沟平均水深仅1米,气温35以上,池水平均温度较高,加上水质清瘦,0.8毫克/升的用量偏大。   2.?综合中毒   八圩镇康兴村陆某5亩新开鱼塘实行鱼蚌混养。2001年8月13日,用0。75毫克/升的硫酸铜治疗白鲢出血病和中华鳋病,上午9时用药,下午3时死亡鲤鱼4尾,下午6时出现与例2相同的现象,池水发粘发稠,池鱼对同池水互冲增氧反应。除三角帆蚌、鳜鱼、乌鳢未见死亡外,其它品种多数死亡。现场分析,新开淤泥少,当年挂蚌,水中有机质含量低,池水络合螯合Cu2+的能力弱,加上池水最深处达2.8—3米,存在跃温层,低层冷水密度大,硫酸铜在中上层停留时间较长,浓度偏大,导致综合中毒。   3.?误食中毒  4尾鲤鱼误食中毒。据该养殖户事后回忆,由于经验不足,时间仓促,确有少量硫酸铜颗粒混入池中。国外学者曾报道,鲤鱼吞食硫酸铜400毫克/千克而死亡。   二、缺氧死亡   2001年8月16日上午9时,泰兴市七圩镇石某8亩鱼池用双效灵20毫升/亩·米加硫酸铜0.3千克/亩.米,治疗鲢、鲫、鲂出血病与锚头鳋并发病。17日下午6时开始缺氧,野杂鱼、草、鲂、鲢、鲫、鲤相继浮头,随着缺氧程度的加深,主要养殖品种扩散到全池,多数鱼靠岸,不怕惊吓。因补水泵太小增氧效果不明显,累计死鱼2000多千克。调查发现该池处于埭后,池水波浪作用不强,饵肥使用量大。隔年没有清塘,池鱼密度高,从花白鲢嘴唇增厚程度可以确定该塘经常缺氧。用药后大多数浮游生物死亡,耗氧量大增,没有及时注新水,导致泛塘。   三、应激死鱼   马桥镇白衣村朱某9.6亩塘口白鲢、?鲫鱼、草鱼少量死亡,诊断为暴发性出血病和草鱼病毒性出血病。2002年8月12日,用双效灵20毫升/亩·米加硫酸铜0.3千克/亩·米,上午8时用药,下午2时发现大量三龄团头鲂死亡,死亡率70%--80%,而同塘的一龄团头鲂基本未受影响,解剖发现死亡的团头鲂有明显出血病症状。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环境因子或其它因子的变化往往引起应激反应。使用硫酸铜对体弱、患病的鱼刺激较大,用药后短时期内常出现急剧死亡的现象。一般用药后24小时就会逐渐平息,注水增氧能缓解应激状态并能缩短应激时间,但注水往往影响药效。   四、氨中毒   红光镇老港村周某曾于1996年3月底用?0.7毫克/升硫酸铜杀鲤亲鱼池内青苔,未换水,水中浮沫增多,亲鱼在池边漫游,似缺氧状,3天后亲鱼陆续死亡。鱼死后鱼体不发生变化,口闭,是典型的氨中毒症状。使用硫酸铜后,大量浮游生物死亡,有机物在氨化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氨,在缺氧或pH值较高的情况下,使水产动物氨中毒。据袁宝山(1999)报道,当池水中的氨浓度达0.289毫克/升时,鲤鱼全部死亡。   五、毒副作用   1.?硫酸铜对鱼类的毒副作用主要是破坏鱼的呼吸系统,缺氧条件下毒性更大。   2.?常用硫酸铜引起水生动物骨骼坏死,造血功能下降,降低肠道胰蛋白酶、a-淀粉酶活性。   3.?铜离子能长期残留在水产动物体内,通过生物链浓缩放大。有学者试验,将扇贝在铜离子浓度为0.005毫克/升和0.01毫克/升的水体中饲养45天,扇贝体内含铜17.03毫克/升和30.81毫克/升,富集浓度3000倍左右,当人或其它动物摄食时,则以更高的倍数富集。造成食物污染,生物体中毒。   六、硫酸铜用量的确定   1.?针对不同养殖品种,尤其是特水品种对硫酸铜的适应能力确定基本用量。   2.?根据杀灭对象不同及其生活史不同阶段灵活调整。   3.?根据池塘水温、悬浮有机物、pH值、溶氧等情况进行修正。任云峰(1958)等根据?pH值、水温、有机物耗氧量三项环境因素综合确定常规鱼养殖水体硫酸铜使用量S=K×(H×O)/T。S为硫酸铜的浓度毫克/升,K为系数=0.62,H为pH值,O为水中有机物耗氧量?(毫克02/升),T为水温()。根据公式,硫酸铜最高用量为1.9毫克/升。也有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