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观赏蕨生产技术规程》(送审稿).docVIP

《盆栽观赏蕨生产技术规程》(送审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 P ×× 备案号: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XXXXX—XXXX 盆栽观赏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que Code of Practice of pot ornamental fern (送审稿)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设施要求 1 4 品种和种苗的选择 1 5 栽培管理 2 6 检疫 4 7 质量标准 4 8 产品包装 5 9 附表 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吉鼎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松力、李顺年、谭桂娟 盆栽观赏蕨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盆栽观赏蕨(ornamental fern)栽培的设施要求、栽培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鸟巢蕨、肾蕨、铁线蕨、凤尾蕨等盆栽观赏蕨的设施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247.2-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 2 部分:盆花 GB/T 18247.2-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 5部分:花卉种苗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范 设施要求 3.1 温室及配套设施 3.1.1 塑料温室、玻璃温室或类似的可以达到盆栽观赏蕨所需温度、光照、湿度等生长条件的保护设施。 3.1.2 遮光网:宜安装活动式遮光网。 3.1.3 降温系统:推荐采用水帘风扇降温。 3.1.4加温系统:暖气锅炉等加温配套设施。 3.1.5 场地:宜采用苗床;若将花盆放到地上,应在地上铺设地布,盆底放上花托。 3.2水质:观赏蕨灌溉用水,应符合GB3838-2002中II类标准。在灌溉时将水或溶有肥料的水的PH值调整到5.5~6.5。 品种和种苗的选择 4.1种苗的质量应达到《GB/T 18247.2-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 5部分:花卉种苗》的标准。 4.2北京地区种植的盆栽观赏蕨常见品种可分为鸟巢蕨类、肾蕨类、铁线蕨类、凤尾蕨类等;常见栽培品种见附表1 栽培管理 5.1容器 宜选择径×高为12cm×10cm或15cm×13cm的不透光的透气性好的花盆为宜。 5.2 栽培基质 5.2.1 基质选择 盆栽观赏蕨的栽培基质,应选择泥炭和珍珠岩按4:1到5:1的体积比例混合均匀的基质,将基质pH值调整至5.5~6.5。选用进口草炭土为宜。 5.2.2 基质消毒 5.2.2.2 物理消毒法 宜采用蒸汽消毒法,通过管道把蒸汽输送到用专用耐高温薄膜密封已配制好的无土基质中,至基质内部(或底部)温度达60℃~80℃,保持20~30分钟。 5.2.2.3 化学消毒法   宜选用消毒剂必速灭,(化学名称:四氢-3,5-二甲基-1,3,5-塞二唑-2-硫酮分子式:C5H10N2S2剂型:微颗粒含量:98℅3~6天后揭开薄膜,再等待7~10天,期间翻动2~3次,即可使用。施用量每立方米基质60g,要注意施药前,基质的含水量要达饱和持水量的60%~70%,并维持7~10天。操作过程应注意人员安全,防止中毒。 5.3 上盆种植 在容器底部填充适量的基质,将种苗放于盆中央,填充栽培基质,填充基质时边填边均匀按压,不用太大的劲,均匀一致即可,使植株根系与基质充分接触,以覆盖原根团、浇水后不裸露根系为标准,切勿深植。种植后,整盆植株填充的基质高度应低于盆口2厘米~3厘米。 5. 4 摆放 定植早期由于株形较小,可采用盆靠盆并列摆放;随着生长期的变化,应及时调整其株行距,摆放的密度应以植株间的叶片刚好交接为宜。 5.5 缓苗期 上盆后20天内为缓苗期。 5.5.1缓苗期光照强度调控 鸟巢蕨类应控制在8000Lx左右; 肾蕨类应控制在10000Lx左右; 铁线蕨类应控制在4000Lx左右; 凤尾蕨类应控制在5000Lx左右。 5.5.2缓苗期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 缓苗期温度根据季节而定,一般夜间18-20℃,白天26-28℃,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 5.5.3缓苗期水分管理 定植后应及时浇透定根水;在缓苗期生长较慢,需水量较小,一般在基质2/3处干了再浇水,等根系扎到了根底部再浇透水为宜。 5.5.4缓苗期营养管理 缓苗期不需要施用肥料。 5.6 生长期 种苗定植20天左右恢复正常生长,进入生长期。 5.6.1生长期光照强度调控 鸟巢蕨

文档评论(0)

书是爱的奉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