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质检二诗歌鉴赏谈写景手法教学案
知识与技能:诗歌中运用哪些手法写景
过程与方法:鉴赏写景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写景诗词的魅力
教学重点:有关写景的手法
教学难点:经常运用的写景手法
导语:从塞外风光到中原锦绣,从长江黄河到溪流湖泊,从春花秋月到亭台楼阁,从名山大川到丘陵沙海,都引发了诗人无尽的畅想,他们运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优秀诗作,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让人唇齿留香,领略无穷的魅力。这些诗作的魅力之一就在于他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景色。
本次质检二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元稹《早春寻李教书》就是研究写景手法,现在就让通过回顾原题来研究诗词是如何写景的。
一、回顾质检二原题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1)本诗写景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其写景手法进行赏析,至少写出三种。
柳枝低作翠笼裙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柳枝似笼裙,梅花如鸡舌,江水像琼花春风、江流、山莺是动静,柳枝、梅、芦笋是静景第一联是远镜头,第二联则是近镜头,第五句是远镜头,第六句又是近镜头穿沙芦笋叶才分“穿”字形象地写出了春的活力,破土而出的芦笋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力量。(1)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柳枝似笼裙,梅花如鸡舌,江水像琼花,三个比喻从形态和色彩两方面比喻本喻,生动形象。②动静结合。前三联写景,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春风、江流、山莺是动静,柳枝、梅、芦笋是静景,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③用多种感觉写景,全面而精确地写出了早春风物。云白、柳绿、梅红等是视觉,“兼红气”写的是嗅觉,“莺啼尚小”写的是听觉。④远景近景相结合。第一联是远镜头,第二联则是近镜头,第五句是远镜头,第六句又是近镜头,画面有层次感。?? 二、总结规律
1. 现在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来总结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提问总结)
比喻①回顾高考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②回顾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九个)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用典、对比、衬托、抑扬、象征、借景抒情、渲染、正侧、直抒胸臆、点面结合、托物言志、想象
③写景顺序指的是什么?
远近、高低、上下、内外
从以上可以看出,写景诗一般从这四个角度来写景,因此分析写景手法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入手。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经典试题来验证一下。
三、真题验证
1. (08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答案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
解析 《初入淮河四绝句》是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进入淮河后触景伤怀所写下的绝句,共有四首,所选为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河,似乎成了天然之界。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
2. (05福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群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