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书文化 “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千百年来,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近邻一带瑶族妇女中的女书,靠着母传女、老传少而延续下来。 女书文字书写呈长菱形,字体秀丽娟细,造型奇特,也被称为“蚊形字”。搜集到的有近2000个字符,所有字符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划,可采用当地方言土语吟诵或咏唱。 女书是一种标音文字,每一个字所代表的都是一个音。女书的字型虽然参考汉字,其实两者联系不大。女书除了日常用作书写以外,也可以当成花纹编在衣服或布带上,所以字型或多或少也有所迁就,变成弯弯的形状。 正是这样,为女书的原貌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瑶文化 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永州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他们的足迹,到宋、元、明、清时期,又有大批瑶民自南岭南麓等地不断徙入永州。永州南境成了瑶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 瑶民“依山险而居”,登山惟恐不高,入林惟恐不深。“南岭无山不有瑶”,瑶族的自称有勉、门、敏等63种,他称有390种,如盘瑶、蓝靛瑶、红头瑶等。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崇拜祖先“盘瓠”,也崇拜山神、河神、树神、兽神和牛王等自然神。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现永州地区会说瑶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不过这里仍有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原始 自然风光和瑶族风情……?? ? 瑶族服饰 按居住和服饰的特点来称呼,瑶族又有“过山瑶”、“红头瑶”、 “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种类。瑶族妇女善于刺绣,精美的图案花纹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可见,喜发结细辫绕于头顶。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用红布或青布包头,常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有趣的一个现象是,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会换掉花帽改包头帕,这样以标志着身体发育成熟。 瑶家“十八酿” 瑶家十八酿是当地一系列独特的风味小吃。有水豆腐酿、辣椒酿、苦瓜酿、螺丝酿、米豆腐酿、油炸豆腐酿、香菇酿、蒜头酿、魔芋豆腐酿、竹笋酿、茄子酿、丝瓜酿、莲藕酿、冬瓜酿、南瓜花酿、牛耳菜酿、萝卜酿、蛋酿。“十八酿”以各种蔬菜为主,里面加以肉馅儿,或其他馅烹调而成,它们品种繁多,食之味美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三.结语 “据水陆之冲,居楚越之要,遥控百粤,横接五岭,横狱镇其后,九嶷峙其前,潇水南来,湘江西会,此形胜大都也” 。永州“大都”有九嶷流传的舜帝遗风,玉蟾岩的稻作历史,失意落寞的柳文化,南蛮瑶族的古老传说,神秘多彩的女书,这些都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宝库,古老的永州是一本书,等着你,慢慢去品读。 潇湘永州 学号:200730950008 姓名:唐慧 专业:历史学基地班 永州潇湘 一.潇湘简介 二.永州文化 舜帝文化 古稻作文化 柳文化 女书文化 瑶文化 三.结语 潇湘简介 1.地理位置 2.历史沿革 3.潇湘风光 4.地域风俗 湖南省永州市,雅称“潇湘”,别称“竹城”,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潇水由南至北纵贯全境。永州为湘西南口岸城市,东临郴州,东南接广东,西南连广西,西北靠邵阳市,东北挨衡阳市,是湖南进两广的重要关口。永州又位于五岭北麓,是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有“南山通衢”之称 。 1.地理位置 2.历史沿革 (1)春秋战国 今永州地区属楚国南境。 (2)秦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置零陵县. (3)汉代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析长沙国置零陵郡。 莽新改制,更名九嶷郡,辖地未变,东汉复名零陵郡。 (4)三国 三国时,零陵郡地入吴。辖地减小。 (5)晋代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废营阳郡入零陵郡。东晋永和年间,析零陵郡复置营阳郡。 (6)隋代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总管府,永州之名始自此。 (7)唐宋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永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更永州为零阳郡,乾元元年(758)改零阳郡为永州零陵郡,宋因袭故。 (8)元代 元朝确立行省制度,省下设路(州)、县。永州改称永州路,隶属湖广行省湖南道。 (9)明代 明永州路改称永州府,府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隶属湖广行省。 (10)清代 清永州府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 (11)中华民国 民国26年,湖南省划分行政督察区,永州各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湖南省调整行政督察区,原第九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2)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11月,永州地区各县先后解放,永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