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聚合物分子中的偶极振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轭聚合物分子中的偶极振荡# 高琨,李晓雪*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 5 10 15 20 摘要:采用扩展的一维紧束缚 SSH 模型和非绝热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共轭聚合物中 激子和双激子在弱电场下的动力学行为。发现:具有反向极化特性的双激子,其极化方向在 动力学演化过程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即偶极振荡。同时,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出现偶极振荡 的原因。 关键词:聚合物;双激子;偶极振荡 中图分类号:O469 The dipole oscillation in a conjugated polymer GAO Kun1, LI Xiaoxue2 (1. School of Physic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stal Materials, Shandong University, Jian 250100; 2. School of Physic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stal Material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al behavior of an exciton and a biexciton by an induced electric field i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 extended version of one-dimensional Su-Schrieffer-Heeger tight-binding model combined with a nonadiabatic evolution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arized direction of a biexciton will present a periodic variation, i.e., dipole oscillation. The mechanism of such a phenomenon is also given from an energetic standpoint. Key words: polymer; biexciton; dipole oscillation 25 0 引言 共轭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它具有准一维的结构特征和丰富的电磁光特 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利用聚合物材料的这些特性研发了各种功能器件,如:有机发 光二极管[1],有机太阳能电池[2],和自旋相关器件[3]。与传统的无机材料相比,有机聚合物 30 35 40 材料中具有强的电子-晶格相互作用,通过外电场注入或光激发产生的额外电子或空穴将引 起晶格结构的改变,产生如孤子、极化子或双极化子等电子晶格的耦合态[4];而当入射光将 一个电子从价带顶激发到导带底后,激发形成的电子-空穴对同样导致晶格结构的局域畸变, 形成自陷束缚的激子[5];若增加光激发强度使两个电子受激,从价带顶跃迁到导带底,会弛 豫形成双激子[6]。 近几年,人们发现共轭聚合物的某些激发态具有在基态中不存在的奇特行为。孙鑫等研 究了聚合物中的激子和双激子在均匀外电场下的静态极化行为,发现当电场强度为零时,激 子和双激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系统的电荷密度分布与基态时一样,处处呈电中性;施 加外电场后,激子和双激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在电场的诱导下分离,从而产生感应的分子偶 极矩。对于激子,其偶极矩方向与外电场方向相同,是正向极化;而对于双激子,其偶极矩 方向与外电场方向相反,系统呈现奇特的反向极化特性[7]。聚合物材料中双激子的反向极化 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具有负极化率的体系会显示出新颖的电子学特点,它不仅在理 论上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而且在技术上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我们对于聚 合物分子中反向极化的实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影响反向极化强度[8]和稳定 性[9]的因素;寻找其它具有反向极化特性的激发态[10,11];等。 基金项目: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No.200804221005) and the Excellent Youth and Middle Age Scientists Fund of Shandong Province (No.BS2009NJ006) 作者简介:高琨(1979,3,9),男,副教授,凝聚态物理理论. E-mail: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