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山区采动损害特征分析及治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山区采动损害特征分析及治理 俞红,郭广礼**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5 10 15 20 摘要:在水体下开采时,导水裂缝带的发育情况直接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本文针对黄土山 区这种特殊的地质采矿条件,分析了厚煤层综放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特征,确定了工作面导 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对地表水是否灌入地下采煤工作面进行预测,并采取了一系列防水治理 方案,维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黄土山区;地表裂缝;导水裂缝带;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D823 The featur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mining damage applied in loess mountain areas YU Hong, GUO Guangli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Spatial Informatics, JiangSu XuZhou 221116) Abstract: When mining under water, the height of water fractured zone has direct effect on the safety of the production in min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pecial geological and mining condition in Loess Mountain Areas, analyzes the feasures of mining damage with full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mining in thick seam. It has determined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fractured zone, and predicted the possibility of surface water in mining scope inrush coal mine. Some preveb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water disaster have to be taken, which can maintain the coal mines safety in production. Keywords: The loess mountain areas; ground fissures; water fractured zone; treatment measures 25 0 引言 山区地表移动变形由于地形的控制作用,其沉陷规律与平原地区是不同的,其危害也具 有特殊性[1]。本文针对山西某矿区工作面开采的基本情况,研究地表水灌入井下的可能性, 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30  1 地质采矿条件概况 1.1  工作面区域概况 矿区位于山西省境内,地处吕梁山系,为典型的黄土峁梁地形。井田内属大陆性气候, 温差较大,降雨集中在 7、8、9 三个月,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矿区工作面上方的峁顶端和坡体覆盖有较厚的马兰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充分,下部为保 35 德红土层。地表切割强烈,黄土冲沟发育,形成山峦起伏、沟谷纵横的山区地貌。山体坡度 大多在 30°~80°之间,地形较为复杂。地势总体南东高、北西低,属中低山区地型。 工作面北部有一东西走向的河沟,与工作面斜交。其东西长约 1200m,宽度 12~60m。 河沟南北两侧是黄土梁峁结构的坡体,山坡北高南底,沟底地形较为平坦,中下游有当地农 民开垦的农田。河沟平时水流很小,暴雨季节有暂时性洪流。 作者简介:俞红,女,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开采沉陷。 通信联系人:郭广礼,(1965-),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三下采煤和开采沉陷。 E-mail: guogl65@126.com -1-  40  1.2  工作面开采煤层和顶底板情况 工作面开采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厚度为 12.0~13.4m,平均 12.6m。埋藏深度为 106m~331m,煤层倾角为 20°~30°,平均 25°。采煤方法是长壁综放开采,全部垮落法 管理顶板。 直接顶板为灰黑色泥岩,厚度为 4.8m 左右。其上老顶为灰白色细砂岩。上覆岩层的综 45 合硬度属中硬。直接底板为厚 5.0m 的灰黑色泥岩。 2 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预测 2.1  工作面上方地表移动变形极值 地下开采引起的山区地表点的移动量是开采引起的采动分量和采动引起的滑移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