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奇瑞的4个部分别是:旗云部、瑞虎部、A5部和瑞麒部,这4个部也就对应了4个网络。 在这4个网络中,产品却存在着竞争关系。例如QQ3和A1,这两个产品在车型级别和售价上都相差无几,在市场上是典型的竞争关系。但这2个车型却不在一个商家那里卖。势必造成同品牌的2个商家出现“打架”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不管是对品牌还是对商家都不是一个好事。从而导致商家不能形成合力,商家利润下降,市场份额随之下降。 其网络划分的混乱也导致了目前销量节节下降,国内市场份额大幅降低。 目前在奇瑞的经销商中已经有很多经销商放弃了奇瑞。如:武汉国瑞,此商家是奇瑞的钻石核心商家,但是由于奇瑞的种种问题,现在已经放弃奇瑞开始经营比亚迪并为比亚迪建了2个店。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像永州凯旋、郴州腾龙都是奇瑞的经销商,目前都已经开始经营比亚迪。 奇瑞网络规划分析 “纵横中国”让网络再次面临重大变革: “纵横中国战略“是指经营奇瑞所有产品的超级经销商集团,将形成纵线:北起哈尔滨,经102国道到北京,再经107国道到深圳,贯穿10省12市;横线:西起乌鲁木齐,经102国道至上海,贯穿7省9市;共跨越16省20市的纵横中国的阵营。 这些超级经销商集团,4S店集群除了具备4S功能,还包括了保险、上牌、客户联谊等附加功能的一站式服务,以提供消费者更服务的店面。 奇瑞网络规划分析 当这些庞大的4S店建成以后对品牌的提升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店对于商家的投资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何时能回收成本都是一个未知数。 同时这样的一个店起来以后,肯定会对当地奇瑞其他经销商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完全抢夺其他经销商的市场份额。因为这样的店是经营全系产品的,在竞争中站到了有利位置。 “纵横中国”不顾及商家利益,使很多经销商蒙受损失。这也势必会导致奇瑞网络的重新洗牌! 奇瑞网络规划分析 奇瑞汽车分析 比亚迪汽车战略研究室 奇瑞发展史分析 1 高层更迭史分析 3 资金与股权分析 4 网络规划分析 5 奇瑞产品分析 2 奇瑞发展史分析 历史回顾—“无证裸奔”,勇气可嘉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起源于安徽省芜湖市的汽车项目,并得到安徽省芜湖市地方政府的支持。由于当时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项目只能秘密进行,所以这个项目启动时取内部代号为“951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 (筹备处),对外始终保持低调 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直接导致项目开始实施到第一辆车下线,奇瑞自始至终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车辆无法登上国家目录。 1999年12月,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首辆轿车下线。2000年,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了2000多辆汽车。为了让这个没有生产汽车许可证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在安徽省和芜湖市两级的帮助下,指定奇瑞汽车为芜湖的出租车用车,并为其上牌照。 可见芜湖汽车项目演变成为自主开发企业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无知(把干汽车的困难想简单了) 。 历史回顾—寄人篱下,难寻片瓦 无论奇瑞造出来的车是否能够达到安全标准,都会因为没有登上国家目录而不合法,被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停产。 经过多方努力,在国家经贸委的协调下,奇瑞进行了加入上汽集团的谈判。这是不平等的谈判,因为上汽掌握的底牌是奇瑞的生死牌:不加入上汽集团就没有户口。 最后,奇瑞同意将35040万元的资产(注册资本的20%)无偿划到了上汽集团的账下。同时奇瑞对上汽提出了“四不”原则,即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风险和不分红;但其实还有很多反过来的“不”,如上汽的销售网络奇瑞不能使用、上汽管理经验奇瑞不能学习……很显然,上汽当时并没有把奇瑞放在眼里。 历史回顾—终上目录,鱼目混珠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借道上汽,奇瑞轿车得以上了国家机械局被撤销前最后一次公布的车辆生产管理目录,获得了久盼的“7字头”目录。 从此,奇瑞汽车所有的车型在尾部左上角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标志,导致很多购车的人曾以为这是上海生产的汽车。“上汽奇瑞”四个字给了这个新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这也是奇瑞加入上汽集团获得的最大好处。 历史回顾—自主发展,一路高歌 2004年9月27日,奇瑞和上汽双方领导向外界证实了上汽要撤出奇瑞20%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