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的宏观组织特征,即岩石的构造,与岩石中矿物或碎屑彼此之间的组合形式和空间分布情况有关。它决定着岩石的各向异性和裂隙性。 岩浆岩主要具有块状构造,且组成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但排列方向无一定规律;其次是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即岩石中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空洞,甚至空洞中还被硅质物或钙质物所充填;第三是流纹状构造,即岩石中沿一定方向分布着不同颜色的条带、拉长了的气孔或长条状矿物。 沉积岩的成因广泛,因而其结构也比较复杂。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按碎屑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碎屑直径大于2mm)、粗粒结构(碎屑直径2~1mm)、中砂结构(碎屑直径1~0.1mm)和粉砂结构(碎屑直径0.1~0.01mm)。 碎屑岩的胶结形式主要有三种(图1.1—-2);碎屑颗粒彼此不接触,颗粒周围被胶结物布满,称为基底胶结;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碎屑之间为胶结物充填,称为充填胶结;碎屑颗粒接触处才有胶结物存在,而碎屑之间留有空隙,称为接触胶结。碎屑岩胶结形式对岩石的自然性质和力学性质有着明显的影响。 沉积岩经常具有层状构造。这种层状构造是由层理所决定的。层理反映岩石在其垂直方向上成分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岩石颗粒大小在垂直方向上的改变,不同成分颗粒的交替,或者某些岩石颗粒的定向排列。层理导致岩石的各向异性。沉积岩也可能具有块状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层理不明显,矿物排列无一定规律。有时沉积岩具有页片状构造 变质岩常具有片理状构造。所谓片理就是岩石沿平行平面分裂为薄片的能力。片理面常常发生在单向压力作用的方向与层理面不一致的地方。片理会引起岩石的各向异性。 各种岩石并非完全致密,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裂隙或孔洞,所以裂隙和孔洞也是岩石所具有的一种组织特征 3、岩石的自然性质 岩石的自然性质是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特姓。通常也称为物理性质或物理-地质性质。 岩石的自然性质包括:岩石的比重、密度、孔隙率、岩石的水理性质如含水性、透水性、吸水率,岩石的松散性、流动性和岩石的稳定性。 (1)岩石的密度:是指岩样质量m与其总体积V之比。 (2)岩石的容重:是指岩样的重量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 岩石的比重:是指岩石中固体物质的重量G与固体物质的体积V固之比 岩石的比重取决于其组成矿物的比重,并且与岩石的风化程度有关。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比重越大,岩石的比重也越大;岩石的风化程度越重,岩石的比重就越轻。 (3 ) 岩石的孔隙率(度)是指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岩石的内聚性:岩石内部颗粒联系的紧密和强弱程度称为岩石的内聚性。 按内聚性的大小岩石可分为三类:坚固的岩石;粘结的岩石;松散的岩石 坚固岩石的破碎,往往是由于受剪切或断裂作用而发生的,一般说其钻孔孔壁较稳定,不需加固。 只是在那些裂隙发育引起掉块和冲洗液强烈漏失的孔段才要求护壁堵漏。 粘结的岩石主要是粘土质岩石。它具有较高塑性、较低强度和不大的研磨性。 粘结的岩石易于钻进。用泥浆洗孔时,一般其孔壁稳定。但是,也遇到这样的粘土,它迅速吸水而体积膨胀,因此引起缩径、垮塌和卡钻。穿过这类岩石时,通常采用低失水量泥浆或对孔壁缩径无影响的冲洗液。 松散的岩石包括砂和砾石。在完全干燥或被水饱和时,颗粒之间实际上没有联结力,但有一定的内摩擦力存在。 松散岩石的强度取决于内摩擦力,而内摩擦力又受正压力的影响。因此,此类岩石埋藏越深,强度越大。 松散的岩石不稳定。当钻孔穿过接近地表的松散岩石后,易造成孔壁坍塌,应立即下套管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护壁。 岩石的自由面有极力趋向于水平的性能(保持能量最低),称为岩石的流散性。如流沙,钻进时极易造成孔壁坍塌。 4、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变形和破坏的性质,叫做岩石的力学性质。 强度:岩石的强度是指岩石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如拉、压、剪、弯),抵抗破碎的能力称为岩石的强度。按照外力作用的方式,岩石的强度存在着抗压、抗剪、抗拉、抗弯强度; 岩石的强度取决于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力,岩石的内聚力主要是颗粒内部晶体之间的连结力和胶结力。岩石的内摩擦力是颗粒之间的原始状态即将被破坏而产生位移时的摩擦力。坚固的和塑性岩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力;而松散岩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内摩擦力 影响岩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矿物成分:岩浆岩中石英的含量越多,并且石英颗粒在岩石中连接成骨架时,则岩石的强度越大。碳酸类岩石中方解石含量增加,则岩石的强度降低。沉积岩中,胶结物的成分对岩石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同一类岩石中,比如砂岩,硅质胶结的强度大于钙质胶结的强度,而泥质胶结的强度最小。沉积岩的胶结物的含量越多时,则胶结物对岩石的强度影响越大,而被胶结的岩石碎屑或矿物成分对岩石强度的影响越小。 矿物的颗粒尺寸: 通常情况下,同一种岩石由细颗粒组成时其强度比由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