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指标、产地环境条件、菌种制作、生产栽培设施、培养料及其堆制发酵、栽培技术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秀珍菇的室内袋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技术规程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规程的条款。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近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近版本适于本技术规程。
GB7096-2003 食用菌卫生标准
GB12728-1991 食用菌术语
GB12530-1990 食用菌取样方法
GB12531-1990 食用菌水分测定
GB12532-1990 食用菌灰分测定
GB12533-1990 食用菌杂质测定
GB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 5010-2002 无公害农产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2002 无公害农产品 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
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3.2 菌丝体
秀珍菇菌丝体是由许多菌丝交织形成的网状结合体。它是秀珍菇的营养器官。
3.3 子实体
秀珍菇菌丝体生长成熟后扭结形成的菇体。它是秀珍菇的生殖器官,也是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收获物。
3.3.1 原基
菌丝生理成熟后纽结形成的蕾状物,尚未分化的子实体原始阶段。
3.3.2 菌蕾
由原基分化为有菌盖和菌柄的幼小子实体。
3.4 菌种
由孢子或组织分离得到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可用于繁殖后代及扩大培养的纯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一般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
3.4.1 母种
又称一级种,是由孢子或组织分离后获得的原始菌种。常用试管生产,俗称试管种,是保藏和扩大繁殖的主要菌种。
3.4.2 原种
又称二级种。用母种扩大繁殖的固体菌种,常用750ml专用菌种瓶或塑料袋培养。
3.4.3 生产种
又称三级种,用原种扩大接种而制成,供生产上栽培子实体(菇)使用。
3.5 适用菌种
出菇温度2℃~30℃,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合大棚四季栽培的当家种。
生产场地
4.1 生产场地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气体,周围300m无各种污水及其它污染源。
4.2 生产区域环境应符合NY 5010的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菌种
5.1 菌种来源
应使用由相应资质的菌种场供应的菌种。
5.2 质量要求
母种、原种、栽培种的菌种质量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菌种质量要求
检验项目 母种(一级种) 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 菌丝状态 菌丝色泽洁白,气生菌丝旺盛、粗壮、菌落表面平整或波浪状或接种块周围略凹 菌丝色泽浓白,蔺丝密集、粗壮、尖端整齐,,无或有气生菌丝 病虫 无 无 积水 无 无
表1(续)
菌丝自溶 无 无 原基 无 原种无,栽培种无或少量 菌皮
无 无或上部菌种轻度有 脱壁 发菌程度 菌丝占斜面2/3以上 菌丝长满容器 高温圈 __________ 无或轻度有 菌龄 不超过1个月 不超过2个月 注:”___________”表示不作要求 6. 栽培技术
6.1栽培季节
秀珍菇属中温偏低型菇类,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0℃~20℃。自然条件下春栽2月~3月制菌袋:;秋栽9月~10月制菌袋。有冷库设施可周年生产,
6.2栽培基质
6.2.1培养基宣选用下列配方一一
配方一:16% 麦麸20% 玉米粉5% 石膏粉1.5%l.5%
配方二:72% 麦麸20% 玉米粉5% 石膏粉l.5% 石灰l.5%
配方三:% 麦麸5% 糖和轻质碳酸钙各l%
6.2.2杂木屑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发酵处理,
6.2.3栽培基质应符合NY 5099规定要求。
6.3制袋
6.3.1拌料
将棉籽壳按l :l,,,60%~65%,l 滴~2滴水滴出为宣。 pH为6.0-7.0。
6.3.2装袋
将培养料装入规格为宽!8cm×长36cm×厚0.004cm~0.005cm的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度,600g左右或湿重l400g左右,18cm~20cm.。装完料袋,,,
7灭菌和接种
7.1灭菌
7.1.1高压灭菌要求在0.l 5Mpa压力下,l28℃。7.1.2常压灭菌温度达100℃后,l6lh~l8lh,
7.2接种
7.2.1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
7.2.2料温冷却到加28℃以下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