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与灭菌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二、消毒与灭菌的概念三、物理灭菌方法四、化学消毒法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早在一百多年前,即在巴斯德时代之前,医院被看成是病人临终的场所,在病人住院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先向亲友作最后告别的。 外科医院:麻醉、止血和抗感染三大技术尚未建立。为了拯救生命,医生只能不顾病人的极大痛苦去切割肢体;用炽热的铁器烙印切口止血;再缠上“脏”布或让血肉模糊的伤口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病人如果侥幸不死于鲜血淋漓、痛不可忍的“手术”,那么,绝大多数也要死于手术后的伤口化脓!(术后感染)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产科医院:25%产妇死于各种传染病,许多新生儿痛苦地夭折。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引起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医生和护士的双手、医院空气或医疗器材。可见,科学地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显得十分重要。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1860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率先接受巴斯德的新思想:病原菌是引起伤口化脓和传染病的罪魁祸首,提出“要制止伤口化脓,应消灭一切可能进入伤口的各种病原菌”,创立了外科无菌技术,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1874年,李斯特给巴斯德写了一封充满感激的信,赞扬巴斯德对他的启发,帮助了改革了外科学,拯救了无数生命。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尊敬的先生:请您允许我恭恭敬敬地向您致谢,感谢您指出病原菌是术后化脓的真正原因,使我找到了预防方法……人类已经享受到您的成就,这确实是很令人钦佩的…….” “消毒与灭菌”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初学者必须学习的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①为了预防感染,医务工作者必须建立“处处有菌”和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要求必须对所用的物品(如注射器、手术器械、手术衣)、工作环境(如手术室)和人体体表进行灭菌或消毒,以确保处于无菌状态。 所有外科医生或护士都应自觉地遵守这一法则:一切与伤口或体内组织器官接触的物品必须是无菌的。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②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应切断传播途径,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实验废弃的培养物需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消毒与灭菌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二、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二、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1、灭菌(sterilization) 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死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和非病原微生物。 2、消毒(disinfection) 二、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3、防腐(antisepsis) 二、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4、无菌(asepsis) 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二、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5、无菌操作(antiseptic technique) 消毒与灭菌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二、消毒与灭菌的概念三、物理灭菌方法 三、物理灭菌方法 ①煮沸消毒法(disinfection by boiling):煮沸100℃,5~10 min。主要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胶管、注射器、食具和饮用水等消毒。 1、热力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法(sterilization by pressured steam):121.3℃,20~30min,即可杀死所有微生物及细菌的芽胞。 三、物理灭菌方法 凡是能耐高热和潮湿的物品(如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手术衣等),可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 三、物理灭菌方法 间歇灭菌法(fractional sterilization):用流通蒸气消毒器,加热15~30min→37 ℃培养过夜。如此3次,可达到灭菌目的。 主要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的消毒。 三、物理灭菌方法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加热72℃,15~30s,可杀死物品中的无芽胞病原菌,并保持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主要用于酒类、牛乳、果汁等消毒。 三、物理灭菌方法 紫外线能干扰细菌DNA的复制,导致细菌变异或死亡。 紫外线杀菌能力强,但穿透能力差,常用于实验室、手术室、婴儿室、传染科和烧伤科病房等空气消毒及物体表面的消毒。 2、紫外线杀菌 三、物理灭菌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热镇痛抗炎药.pdf
- 抗心律失常药.pdf
- 药理学总论—绪言.ppt
- 医学课件--抗癫痫药.ppt
- 医学课件--药物效应动力学.ppt
- 医学课件--镇静催眠药.ppt
- 医学课件--镇痛药.ppt
- ARDS患者的肺复张课件.ppt
- HACCP在酸奶中应用.ppt
- ICU患者用药监护.ppt
- 基本面选股组合月报:大模型AI选股组合本年超额收益达6.60.pdf
- 可转债打新系列:安集转债,高端半导体材料供应商.pdf
- 可转债打新系列:伟测转债,国内头部第三方IC测试企业.pdf
- 联想集团PC换机周期下的价值重估.pdf
- 计算机行业跟踪:关税升级,国产突围.pdf
- 科技类指数基金专题研究报告:详解AI产业链指数及基金布局.pdf
- 计算机行业研究:AIAgent产品持续发布,关税对板块业绩影响较小.pdf
- 民士达深度报告:国内芳纶纸龙头,把握变局期崛起机遇.pdf
- 社会服务行业动态: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落地,霸王茶姬冲击美股IPO.pdf
- 通信行业研究:特朗普关税令落地,长期看好国产算力链.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