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统区文学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统区的文学(一) 国统区文学概述 1940年代国统区文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情势,各种流派、风格、各种政治观点的作家,在此寻找自己的艺术空间,发挥着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创作上出现又一个高峰。 一、文学发展的阶段性 国统区的文学活动主要集中在重庆、桂林等大城市中。 1.抗战初期,文学的基调为昂扬激奋的英雄主义。1938年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作家们的心理转为沉郁苦闷,文学艺术追求其应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爱国主义主题得以扩展和深入,文学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向,表现出沉郁、凝重而博大的风采。 2.抗战胜利到建国前文学的主题与题材集中于两个领域: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的否定;知识分子在新时代到来之前的自省与历史总结。 讽刺成为此时期文学的主基调。 二、文学的审美特征 此时期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和抒情诗。散文创作数量多,却不惹人关注。 1.审美风格上,侧重于讽刺性和悲剧性。创作更富于理性精神和深邃的历史感,更富有社会文化意义。 2.现实主义仍然是最重要的创作方法并走向深化,浪漫主义曾一时辉煌,但仍是一种特殊现象。 三、代表作家作品 茅盾、沙汀、艾芜、巴金、老舍等人的创作,胡风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观点,路翎、钱钟书的创作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和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与方法,使现实主义多元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 第一节 胡风和“七月派” 一、胡风 1.胡风(1902-1985),现代文艺批评家、诗人、翻译家。原名张光人,除胡风外,另有笔名谷风、高荒等。湖北人,出身于小商贩家庭。 1925年入北大预科,后改进清华大学英文系。1929年赴日留学,受普罗文学影响。左联成立后,他为东京分盟负责人之一。1933年在日本组织抗日进步文化团体,被捕入狱,7月被驱逐处境,回到上海。曾任左联宣传部长。1937年在上海编辑《七月》文新周刊,同时出版丛书。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文联委员、作协常委。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因反批评上述30万言,被捕入狱。1979年获释。1980年平反,1985年去世。 2.胡风是“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以政治抒情诗见长。早期诗歌多收入诗集《野花与箭》;抗战时期出版《为祖国而歌》等诗集。 3. 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论现实主义的路》和《论民族形式问题》。 4.胡风是“七月派”的核心人物,他在理论、创作实践和培育新人等方面对于该派别的形成和其中作家、诗人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 为了克服抗战文学中的客观主义和公式主义倾向,胡风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既强调重体验的现实主义,这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所在。 胡风认为认为作家应当用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去拥抱现实、突入现实、肉搏现实,从改造现实的角度去把握现实。同时,在主观精神拥入对象生命深处的过程中,对象也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主观意图,引起深刻的自我斗争。 胡风的观点,在当时就受到一些人的责难。 二、关于“七月派” 七月派”是抗战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1937年9月11日,胡风编辑的《七月》在上海创刊。以此为阵地,在胡风的推动和吸引下,逐渐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学流派。 “七月派”的小说家主要有路翎、丘东平、彭柏山、曹白、贾植芳等。“七月派”的诗歌创作更引人注目。主要诗人有胡风、艾青、田间、阿垅、绿原、天兰、邹荻帆、牛汉等。 “七月派”的小说表现了在特殊环境中,人物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饥渴,拓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 三、七月派诗人的创作 “七月派”诗人具有高度自觉的使命感,他们一方面探寻精神创伤在下层劳动者身上的表现,呼唤人们的觉醒,一方面对国统区的腐败和没落进行全面的攻击。 艺术上,痴迷于“旷野”的意象塑造;形式上表现为相当明显的散文化特征、自然流畅,以口语化的语言为主,伴有形象化和动作花的描述性语言。 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为沉郁、悲壮。 4.代表诗人、作品 (1)胡风《为祖国而歌》 (2)田间《给战斗者》 (3)阿垅《无弦琴》 (4)鲁藜《醒来的时候》 (5)天兰《预言》 (6)绿原《童话》《哑者》 (7)冀汸《旷野》 第二节 路翎的小说 一、生平及创作概述 1.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南京人。母亲出身苏州巨富,舅妗一辈人争分财产使显赫世家风流云散的情景,为他日后创作《财主的儿女们》留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