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8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章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内容提要: 概述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8.1 概 述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美国计算机安全专家Fred Cohen博士认为: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传染其它程序的程序,病毒是靠修改其它程序,并把自身的拷贝嵌入其它程序而实现的。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可以传染其它程序;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是修改其它程序,把自身拷贝嵌入到其它程序中而实现的;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在很多方面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因为它们有着诸多相似的特征,比如能够自我复制,能够快速“传染”,且都能够危害“病原体”,当然计算机病毒危害的“病原体”是正常工作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计算机病毒简史 -1 早在1949年,计算机的先驱者冯·诺依曼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机组织论》中,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能够在内存中自我复制,即已把病毒程序的蓝图勾勒出来。 十年之后,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程序员道格拉斯·麦耀莱、维特·维索斯基和罗伯·莫里斯在工作之余想出一种电子游戏叫做“磁芯大战”。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成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科幻小说《P-1的青春》幻想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可以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一台计算机,最终控制了7000台计算机,酿成了一场灾难,这实际上是计算机病毒的思想基础。 计算机病毒简史-2 1983年11月3日,弗雷德·科恩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伦·艾德勒曼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Viruses),并在每周一次的计算机安全讨论会上正式提出,8小时后专家们在VAX11/750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第一个病毒实验成功,一周后又获准进行5个实验的演示,从而在实验上验证了计算机病毒的存在。 1986年初,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巴锡特和阿姆杰德两兄弟编写了Pakistan病毒,该病毒在一年内流传到了世界各地,使人们认识到计算机病毒对PC机的影响。 1987年10月,美国第一例计算机病毒(Brian)被发现。此后,病毒就迅速蔓延开来,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几乎同时发现了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病毒,如大麻、IBM圣诞树、黑色星期五等等。 1988年3月2日,一种苹果机病毒发作。 1988年11月3日,美国6千台计算机被病毒感染,造成Internet不能正常运行。这是一次非常典型计算机病毒入侵计算机网络的事件。 1989年,“米开朗基罗”病毒给许多计算机用户造成极大损失。 计算机病毒简史-3 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第一次将计算机病毒用于实战。 1992年,出现针对杀毒软件的“幽灵”病毒,如One_Half。还出现了实现机理与以往的文件型病毒有明显区别的DIR2病毒。 1994年5月,南非第一次多种族全民大选的计票工作,因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停止30余小时,被迫推迟公布选举结果。 1996年,出现针对微软公司Office的“宏病毒”。1997年公认为计算机反病毒界的“宏病毒年”。 1998年,首例破坏计算机硬件的CIH病毒出现,引起人们的恐慌。 1999年3月26日,出现一种通过因特网进行传播的“美丽杀手”病毒。 1999年4月26日,CIH病毒在我国大规模爆发,造成巨大损失。 2000年5月4日,爱虫病毒开始在全球各地迅速传播。该病毒通过Microsoft 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令全球为此损失100亿美元。 计算机病毒简史-4 2001年完全可以被称为“蠕虫之年”。 Nimda(尼姆达)、CodeRed(红色代码)、Badtrans(坏透了)……出现的蠕虫病毒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危害极大,感染了数百万台电脑。 在2002年新生的计算机病毒中,木马、黑客病毒以61%的绝对数量占据头名。网络病毒越来越成为病毒的主流。 2003年的1月25日,仅在“SQL杀手”病毒出现的当天,我国就有80%的网络服务供应商先后遭受此蠕虫病毒的攻击,造成许多网络的暂时瘫痪。 2003年的8月12日,名为“冲击波”的病毒在全球袭击Windows操作系统,据估计可能感染了全球一、两亿台计算机,在国内导致上千个局域网瘫痪。 计算机病毒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