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一节 国债原理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第三节 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 的分析 第四节 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第五节 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一、国债的含义及其产生和发展 the meaning.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bt 二、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 (the types 、structure and burden of national debt) 三、国债的发行和国债的还本与付息 ( issue and repayment of national debt ) 一、国债的含义及其产生和发展 国债的特性--同税收相比 (二)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国债发行的五个阶段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二、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 (一)国债的种类 (二)国债的结构 (三)国债负担和限度 (一)国债的种类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二)国债的结构 应债主体结构 社会资金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三)国债负担和限度 认购人负担 政府负担 纳税人负担 代际负担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三、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一)国债的发行 核心:发行方式 票面利率 偿还期限 国债发行价格 (二)国债的还本与付息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一)国债的发行 发行方式 直接发行法:带有一定行政色彩 连续经销法:预先不确定发行条件,较为灵活 承购包销法:政府与承购包销团签订承购包销合同 公募招标方式:发行条件通过招标、投标决定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二)国债的还本与付息 国债还本方式 到期一次偿还法 分次偿还法 市场购销偿还法 以新替旧偿还法 国债的付息 安排付息次数、时间及方法等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实证研究 (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 and analytic demonstration) 二、国债的经济效应 (economic effect of national debt) 三、国债的政策功能 (policy function of national debt)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实证研究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含义 无论政府是以增税来增加收入,还是以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增加收入,两者的效应是一样的,既不会影响居民的消费,也不会影响资本的生成。 (二)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评论 李嘉图等价定理是在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严格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因此它并不成立。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二、国债的经济效应 (一) 国债的资产效应 (二) 国债的政策(需求和供给)效应 (三) 国债的财政效应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一) 国债的资产效应 国债被看做是总消费函数中总财富的一部分 当人们持有国债而增加消费,说明国债具有资 产效应 国债在经济增长中具有稳定功能,其利息支付在经济萧条时效应更大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二) 国债的政策效应 国债的需求效应 (三)国债的供给效应:解决了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三、国债的政策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二)筹集建设资金 (三)调节经济 (三)调节经济运行 第三节 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 一、国债负担率分析 (burden ratio of national debt) 二、我国国债依存度分析 (dependency ratio of national debt) 第三节 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 一、国债负担率分析 (一)国债负担率 (二)我国国债负担率与国外对比 (三)国债负担率与财政赤字的简单动态关系分析 第三节 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 (一)国债负担率分析 参考标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赤字率3%,债务率60% 《马约》参考值是在经济正常运行条件下约束、协调和防范政府债务的有效措施 《马约》参考值不是绝对标准,存在波动区间 《马约》参考值不是治理债务危机的根本措施 第三节 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 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1981—1990,年均发行额仅为60.45亿元 第二阶段是1991—1993年,国债发行规模开始大幅度上升,年均发行额超过300亿元 第三阶段是1994—1997年,国债发行规模大幅飙升,1994年当年国债计划发行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第四阶段是1998年以来,政府实施了积极财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