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吝啬鬼》与《看钱奴》比较初探.docVIP

殊途同归《吝啬鬼》与《看钱奴》比较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殊 途 同 归 ——《吝啬鬼》与《看钱奴》比较初探 04级硕士生乔悦(200401068) 时至今日,虽然我们依然在高唱着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制度或封建传统,但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那就是节俭,守时等资产阶级所提倡和坚守的信条,并没有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变质,加之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勤俭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于勤俭,该用不用以致苦苛,那就是一种吝啬了,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吝啬”有着这样的解释:指“过于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爱惜自己的财物固然是一种美德,可是这种程度超过一定的限度,该用时不用,让自己沦为身外物的奴仆时,则是一种人性的悲哀。但不管怎样说,“吝啬”作为一种人性弱点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但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也成为艺术领域内经常表现的题材之一。而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毫无例外的在它的领域内塑造了许多色彩纷呈,形态各异的吝啬鬼形象,这些吝啬鬼们也许称呼不同,性格迥异,但他们视金钱为生命的态度却是一致的,这使他们跨越了时空,超越了国度,以他自己独特的魅力大放异彩。 对于吝啬的人,西方戏剧中习惯叫他们“吝啬鬼”或“悭吝人”(当然也有可能是译法的差异)在中国古代戏曲中,则形象的称之为“看钱奴”。《辞源》释“看钱奴”条曰:“即守财奴,讥人之鄙吝者。追溯起来,“看钱奴”一词最早出现于元曲。《元曲选》有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杂剧一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讽刺喜剧。当然也有把“看钱奴”说成“看财奴”的, 显而易见“看”,即守的意思;“奴”,对人的鄙称。一个“看”(kan)字,将视金钱为至者的丑态形象,逼真的表现出来。虽然,“看钱奴”、“看财奴”“守财奴”等词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其意却相同,就是对钱至尊而悭吝者的鄙称。只有有钱才有可能来看,所以看钱奴大多是些有钱的人,他们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越有钱越吝啬越小气,是金钱的奴役,在他们眼里金钱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是崇拜的唯一对象。 一 虽然这些守财奴们国度不同,所处的时空也并无交集,但是金钱的诱惑却无一例外的在它们身上产生了魔力,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共通性。 首先表现在被金钱扭曲下异化的人性。 虽然,在中外关于吝啬鬼主题的戏剧中,表现他们吝啬的途径不同,但作家都不约而同的给他们的主人公选择了一个典型生动而贴切的名字:如郑廷玉在《看钱奴》中为主人公取了一个名字叫“贾仁”(义为:假仁假义,为富不仁)。莫里哀则为《吝啬鬼》中的吝啬鬼取名为“阿巴贡”(2)(初见于意大利16世纪一本喜剧,里面有一个吝啬鬼,叫做Arpago,字义是钩与贼。)这些名字使人物具有了符号化的特征,使读者在初读时,就以大概了解了人物性格,产生一种间离效果,同时这种符号化名字的运用,也使这些不同时空的吝啬鬼们具有了共通性,让他们鲜明的形象,生动的屹然跃于纸上。 另外,作者在塑造人物性格时也紧紧的围绕着这一中心,力求全方位表现金钱扭曲下异化的人物性格。例如在《吝啬鬼》中,阿巴贡放高利贷时不仅收取高出当时法定的五厘二的五倍的高倍利息,而且还趁人之危,昧着良心,用自己不用的旧家具,旧货等破烂折成三千法郎的高价!从中巧取豪夺,谋取暴利,与强盗无异。为了敛财,没有了正常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自己不享受,也不让别人享受,家庭伦理,亲情被冷酷的金钱占有欲淹没,发展到了极端的畸形程度,儿女都沦为他剥夺的对象,敛财的牺牲品。他自己也已经被金钱异化成了“世界上所有人当中最枯燥最没人情味的人”。贾仁也是一样,平时“一文也不使,半文也不用”,并且在经营自己的产业时,也“常安排着九分厮赖”,“纳了利从头在索……陷穷人的心儿毒、性儿歹”,强赖人钱财,对人百般克扣与刁难。 在这里通过作家们的精心刻画,我们看到了被金钱扭曲下的灰暗心灵,拥有巨大财富的他们,却同时沦为世界上最渺小的人,虽然他们的名字不同,但他们贪婪如狼,恣行无道,强取豪夺、为富不仁的行径却是如此的相同。他们个个爱钱如命“爱钱财似竞血蝇”。 其次,金钱改变了他们的观念,泯灭了亲情。 《看钱奴》中的贾仁就是这样,在第一折里他还是个四处为人干零工,打墙刨土的“穷贾儿”,热切的企求增福神,希望借此改变自己的处境,并立下了发达后报答神灵的种种誓言,可是当他真正成了“富贾儿”有了“万贯家才,鸦飞不过的田产物业”后,却将自己的话抛在脑后,不但变的吝啬至极,还肆意敲诈那些走投无路,陷入困顿中的穷苦人,压榨他们,强夺别人的儿子,不但不给钱还反过来要人家的恩养费;贾仁的养子长寿也是一样,那个曾经倔强宁可挨打也要姓周的长寿,成年后却变成一个横行霸道的恶少,企图用金钱来改变一切。就连圣洁的佛教净地庙祝也未能幸免,在万人进香,庙前人山人海时,他同情周荣祖夫妇,给他们寻了个干净的地方歇脚,让他们烧头香。可是在看见长寿手中的银子时就立刻变了嘴

文档评论(0)

大吧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