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复习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 .1汉语史研究阶段: (1).语义研究阶段:从汉初(公元前3世纪)到东晋末(五世纪)。 (2).语音研究阶段:从南北朝初(五世纪)到明末(十七世纪)。 (3).全面发展阶段:从清初(十七世纪)到现在。 2《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3、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事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 4、《尔雅》的贡献。对语言学的贡献就是保存了古训资料,为后人研究古汉语词汇提供了便利。另外所创立的义类系统和编纂体例在中国词典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我国第一部字典。 6、《释名》:东汉刘熙著,是我国第一部词的理据词典。 7、段玉裁(1735-1815)江苏金坛人,乾隆的举人,是乾嘉学派的中的著名学者,杰出的文字、训诂学家。《说文解字注》历时40年才成。 8、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是为北曲而作的,这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 9、明初乐韶凤、宋濂等奉敕所撰的《洪武正韵》自称“一以中原雅音为定”,可是它里面杂着吴音的特点。 10、.《切韵》:隋朝陆法言著,是今存最早的韵书,原本遗失,我们能看到是唐代的不完全的手抄本。 11、《康熙字典》:为清代圣祖(玄烨)于康熙49年(公元1710)年命张玉书、陈廷敬等38人编纂的。前后经过6年,这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字典,共收字47035字,是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12、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突破形体的限制,从有声语言的本身来观察,因声求义。 《读书杂志》校正古书错误的著作,对于字形、字义、字音,都有精确的考证。子-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14、章炳麟(字太炎)著《文始》,他是清代朴学的殿军。《文始》主要是从声音的角度来论述汉字(词)的孳乳变化,更为详细论证了汉语的词源理论。《新东方》企图以今音论古音。《小学答问》该书主要解决了一些文字学的问题,同时改“小学”为“汉语言文字学”。《国故论衡》。 15、金文和甲骨文二年古称古文字学。金石学、甲骨学。金石之学,起始于11世纪,到清末中兴。1899年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出土。郭沫若先生在这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如《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考释》《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叢考》等。 16、清初经学大师顾炎武作音学五书(音论、诗本因、易音、唐韵正、古音表)分古韵为十部。江永分为十三部、韩震分为九类二十五部,段玉裁分为十七部,孔广森分为十八部、王念孙和江有诰各分为二十一部,章炳麟分为二十三部(晚年减为二十二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 17、声母方面,钱大昕证明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 18、研究甲骨文:最初研究甲骨文的事孙诒让《契文举例》(1904)。罗振玉得甲骨最多,影印成书,著有《殷墟书契考释》(1911)。和罗振玉同时还有王国维,他著有《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等。 19、十八世纪中国语言学者把字分为实字和虚字,这两个术语传到了欧洲,为西洋语言学家所采用。许慎不叫作虚字,而叫做“词”。《说文》可证明许慎能把虚词从实词中辨别出来。到了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就更把作为语法成分的虚词从用法上加以全面的研究了。 20、中国的第一个语法学家是马建忠,著有《马氏文通》。 21、汉语史的分期:分期的标准:取决于汉语自身的发展。其标准有:文体和语法。王力先生以语法为标准,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三世纪(商、周、秦,汉)为上古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六朝、唐、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22、公元三世纪上古时期汉语特点 (1).语音上,没有轻唇音(f);没有舌上音(zh,ch,sh)。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入声又各按音高和音长分为两大类,没有去声。 (2)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有一定的数量的复音词。 (3).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 中古期( 4世纪——12)汉语特点 (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开始形成,轻唇音、舌上音开始产生,庄组声母和章组声母合并,大量的古入声字(长入)变为阴声(去声)。总:去声字的产生。 (2).词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量增加,有了一定的数量外语借词。 (3).语法上,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动词

文档评论(0)

大吧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