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文化运动:是指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以陈独秀、胡适等为代表在意识形态领域彻底反对封建伦理思想,倡导思想自由,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以推进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2、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代表作家有茅盾、周作人、许地山等,以《小说月报》为阵地,宗旨是“为人生而艺术”。积极倡导文学革命,积极探索现实人生问题。创作方法上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它的现实主义美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风格,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创造社:1921年7月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于日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月刊》、《创造周报》等刊物,宗旨是“为艺术而艺术”,提倡主观抒情的创作手法,重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表现自我和内心的自然流露,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以感情为生命,它高扬浪漫主义美学主张和浪漫主义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和意义。
4、《语丝》:是“五四”以来由以散文创作为主的作家群体,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办的一种刊物,名称为《语丝》周刊。它没有发起人,由周刊主要撰稿人组成,同人同体,代表作家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等。该周刊以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它曾设“随感录”、“闲话”等栏目,登载大量杂感,对于散文文体的倡导,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因而有“语丝派”之称。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创作和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文创作形成该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
5、新月派: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胡适等,代表作品有《死水》、《再别康桥》等。反对感伤主义和伪浪漫主义,反对放纵,主张中和节制。闻一多、徐志摩等人提出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主张,即新诗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主张,为现代新诗的发展调整了倾向。
6、人生派小说:是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以后,人生派作为一个小说流派的正式形成,公开反对游戏、消遣的文学观,高举“为人生”的旗帜,人们习惯把他们的创作称为人生派小说。其特点:一是关心社会问题。二是关心民生疾苦,喊出民众的心声。三是注重写实,创作特征冷静、客观、严峻,趋向于现实主义。。
7、艺术派小说:创造社诸作家在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反抗上直接发出大胆的诅咒和强烈抗议,或者礼赞主观理想中的世界。作品的主观抒情色彩极重,表现在重压下呻吟着的弱国子民的时代病。因而显示出极强的浪漫主义特色。在创作方法上注重心境的告白,有鲜明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创作由主观变为客观,抒情转向写实,主情的形象让位于性格的典型的新趋势、新动向。
8、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9、象征诗派: 20年代中期,创造社许多诗人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作品的特点是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0、现代诗派:得名于1932年出版的《现代》大型文学杂志,主要负责人为施蛰存、苏汶、戴望舒三人。在《现代》上发表诗歌的人很多,一批诗人从思想到艺术有许多共同倾向,称之为现代诗派。该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这股现代派诗潮被人称之为新诗的黄金时代和成熟期。
11、新感觉派小说:(海派小说、新感觉主义小说)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叶灵风等。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该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12、“论语派”散文: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