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5、管片拼装 盾构掘进施工 ★管片拼装技术要点: (1)在进行线路拟合及施工纠偏时,后续环可在Y、Z型两种类型中选择,在保证线路中心偏差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封顶块位于隧道上半部的安全拼装组合。 (2)直线环宜采用Z—Y组合方式进行,且封顶块位于隧道上半部分的工况拼装,在满足施工误差和线路拟和误差精度的前提下,宜尽量采用封顶块位于隧道竖直中心线左右30度附近的位置拼装。 (3)管片安装时必须从隧道底部开始,然后依次安装相邻块,最后安装封顶块。每安装一块管片,需严格测量管片纵环缝安装误差不大于1mm,检查管片防水条是否密贴,定位销是否就位,并立即将管片纵环向连接螺栓插入紧固。 (4)管片安装完后,当管片环被完全推到盾尾密封位置时进行第二次紧固,完全脱离盾尾后再对管片连接螺栓进行第三次紧固。 (5)安装管片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坏防水密封条,并应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减少错台,保证其密封止水效果。 * 南京长江隧道指挥部 6、中箱涵施工 盾构掘进施工 箱涵制作 箱涵养护及存放 箱涵运输 箱涵起吊安装 结束 箱涵连接 中箱涵拼装流程图 ◆中间箱涵由专用运输车运至工作面后,利用盾构后配套箱涵吊机吊起,运至前方作业面,由专用的箱涵吊装夹具完成拼装就位,工艺流程如下: 箱涵制作 箱涵存放 箱涵起吊 箱涵安装 箱涵连接 * 6、中箱涵施工 盾构掘进施工 (1)安装时,中间箱涵顶面与圆形隧道结构水平轴线距离、中箱涵竖直轴线与圆形隧道结构竖直轴线距离偏差需控制在±10mm之内。 (2)中箱涵与管片环应一一对应,不宜跨缝拼装,如出现则通过较宽管片环位置进行调整。由跨缝拼装造成的高差,需用高标号砂浆找平。 (3)平、竖曲线段中箱涵拼装时,可通过在中箱涵位于曲线外侧长边部位粘贴薄板(如丁晴软木胶板)的方式调整间隙,以实现对曲线半径的拟合。 ★中箱涵施工技术要点: * 四、盾构接收施工 盾构接收 1、盾构接收轴线控制 2、盾构接收实施方案 3、盾构接收施工流程 * 南京长江隧道指挥部 1、盾构接收轴线控制 盾构接收施工 ◆盾构接收轴线控制包括:提前二个月完成二级GPS网和二等水准网跨江联合复测、每月一次的始发接收井和洞内三等导线二等水准控制两级复测、每掘进50环进行一次的盾构姿态复测等三部分内容,同时对接收井洞门圈进行详细复测,复测结果控制在-30~+30mm之内,完全满足设计的接收控制精度要求。 ◆盾构接收掘进姿态控制:在距离接收井洞门圈200m位置开始实施盾构掘进姿态精细控制,通过不同部位千斤顶推力和管片拼装姿态,严格控制开挖面中轴线在-30mm~+30mm之间,盾构机前后姿态偏差不得超过50mm。 盾构姿态复测结果断面 掘进姿态控制断面 * 2、盾构接收实施方案 盾构接收施工 ◆根据本工程环境条件、盾构选型、实际地质状况及综合风险分析,首次采用井内灌水、井外降水+复合式洞前加固的综合接收方案,成功实现了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接收,该方案常规洞门密封结构失效带来的风险。具体接收方案示意如下: 水位降至洞门圈以下3.0m 直接切削的砂浆接收基座 接收井内灌水至洞门圈顶部以下1.5m,提供足够反力 冷冻墙厚1.6m 三轴搅拌桩接收端加固 预埋洞门圈 17 盾构机 接收井 * 南京长江隧道指挥部 3、盾构接收施工流程 盾构接收施工 水位降至洞门圈以下3.0m 砂浆接收基座施工 接收井内灌水至洞门圈顶部以下1.5m 冷冻管拔除 实施管井降水 洞门破除 * 施工体会 ★通过本隧道施工,在超大型泥水盾构掘进施工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压力控制是泥水盾构施工的生命线。泥水压力的设定与控制尽量采用气垫仓压力进行控制,切口压力进行随时校核的控制方式,严禁出现较大的压力浮动,推进过程中的压力浮动值控制在-10~+10kPa(通过气垫仓液面调整);理论计算必须通过地表监测数据来验证修正;按照不同地层分别采用水土分算和水土合算方式进行理论计算。 (2)对于长距离水下盾构掘进施工。掘进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掘进姿态和管片拼装姿态一致性,保持盾尾间隙的均匀性,避免盾尾间隙出现较大偏差,防止盾尾泄露等重大风险发生。 (3)对于泥水盾构在浅覆土地层施工中必须保持不间断快速平稳推进,严格控制切口压力、压力波动和泥水偏差流量,严禁(除管片拼装外)长时间停机。 (4)同步注浆要采取注浆压力和理论注入量双向控制,其中压力为主控,并随推进速度及时调整注浆流量,确保管片背后注浆饱满密实。浆液流动性能最好以坍落度和扩散度来控制,严禁出现离析、大量泌水等,同时要加强背后注浆效果监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