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ACE试验对土壤有机质库组分及其激发效应的影响
尚卫辉1,舒薇2,李永涛1 *,Marcel R. Hoosbeek3,
Giuseppe E. Scarascia-Mugnozza1.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2. 华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广州 5106423.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arth System Science Group, Wageningen University, Wageningen P.O. Box 37, 6700AA, The Netherlands;
4. Department of Forest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niversity of Tuscia, Viterbo Via S. Camillo De Lellis, 01100, Italy
摘要:以意大利的FACE (Free atmospheric CO2 enrichment)长期定位试验区和大气环境控制装置为研究对象,用化学分步酸提法将土壤有机质分离为活性库、慢库和惰性库,并培养测定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率,研究人工模拟大气CO2富集、施氮肥及植株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库及激发效应的影响。第一茬(POP FACE)试验产生了激发效应,但第二茬(Euro FACE)试验CO2处理区的总碳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区,即激发效应终止。主成分分析显示,有效氮的矿化水平已成为有机质降解的制约因素。据此推断,试验区由活性碳和有效氮控制的激发效应阶段转变为氮利用受限所引起的碳积累阶段。CO2富集对N矿化率、慢库和惰性库均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激发效应不仅受有机碳的活性库制约,氮的矿化率也是影响其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
有机质库CO2富集FACE;活性碳酸提法中图分类号:S153.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0-1518-05大气CO2浓度的升高日渐受人关注。以植被和土壤为研究对象评价CO2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可行的[1-4]。有研究表明,CO2富集既能增加植物的生物量[4-7];也能影响植物的碳结构[8-12]。但CO2浓度对土壤碳水平的影响还不清楚[13],一方面,CO2富集有利于根瘤作用,促使根系对碳素的吸收,进而增加根系干物质以及碳素在土壤中的固持[14-16]。另一方面,CO2富集又能促进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碳素流失[1]。Zak et al 认为有效氮利用率决定进入土壤物质的最终命运[17]。以意大利的FACE(Free atmospheric CO2 enrichment)长期定位试验区和大气环境控制装置为对象,研究CO2富集、施肥及植株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库及激发效应的影响,并用化学分步酸提法将土壤有机库分为活性库、慢库、惰性库,同步测定土壤有机氮矿化率以确定有机质库与有效氮之间的转化关系。
本试验区位于意大利Viterbo(东经:11°80′87″北纬:42°37′04″)附近的农场。沙土,每年夏季降水约700 mm。土壤养分状况见表1。在试验区内设3个CO2处理区和3个对照处理区(30 m×30 m),随机排列且避免CO2污染。用树脂将每小区分为两个半区,进行氮肥处理。前三年试验(POPFACE)均进行无肥处理。每半区又分3部分,分别种植P. x euramericana Dode.、P. nigra L.、P. alba L.三种杨树,密度为1 tree·m-2。通过气孔管道调节CO2浓度,每隔一分钟测定一次。生长期内每天滴灌6~10 mm水。第一茬试验(POP FACE)结束后,将杨木伐去,进行第二茬试验,命名为Euro FACE)。在每个小区任意一个半区进行氮肥处理。2002年施氮量是212 kg·hm-2·a-1。03年与04年施氮量均为290 kg·hm-2·a-1。04年6月采集的土样并用移动冰箱运往实验室。用元素分析仪(EA 1108)测定土壤碳、氮总量,并用质量百分比表示。
用化学酸提法对土壤有机碳、氮库进行分组测定。测定方法:精确称取7.0000 g湿土(8 mm),置于干燥且已称重的玻璃管内。精确加入210 mL 2.5 M H2SO4(水土比30∶1),搅拌均匀。密封,置于100 ℃水浴中30 min;然后将玻璃管移离水池并冷却。以3500 r/min转速离心3 min。取10 mL清夜放入玻璃瓶中,置于4 ℃冰箱内,备用或用Toc和TN(有机质分析仪)直接测定,为有机质的活性库。将剩余的溶液用针管抽出。再添加200 mL去离子水洗涤残渣,搅拌,离心,弃去溶液。重复一次。于60 ℃(不得超过此温度)下烘干试管(残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数字集成电路部分课后习题chapter11ex.pdf VIP
- 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pdf VIP
- 消防安全管理方案.docx VIP
- 锂电池储能系统技术协议.doc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全52套.pdf VIP
- 2025年福建厦门海关口岸门诊部招聘检验检测岗8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DB37_T 4614.2-2023 “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 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