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pdfVIP

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2.护心至宝丹 治瘟疫自肺传心,其人无故自笑,精神恍惚,言语错乱。生石膏(一两,捣细)人参 (二钱)犀角(二钱)羚羊角(二钱)朱砂(三分,研细)牛黄(一分,研细)将药前四味 共煎汤一茶盅,送服朱砂、牛黄末。此证属至危之候,非寻常药饵所能疗治。故方中多用珍 异之品,借其宝气以解入心之热毒也。瘟疫之毒未入心者,最忌用犀角。而既入心之后,犀 角又为必须之药。瘟疫之毒,随呼吸之气传入,原可入肺。心与肺同居膈上,且左心房之血 脉管与右心房之回血管,又皆与肺循环相通,其相传似甚易。而此证不常有者,因有包络护 于心上代心受邪,由包络下传三焦,为手厥阴,少阳脏腑之相传,此心所以不易受邪也。愚 临证二十余年,仅遇一媪患此证,为拟此方,服之而愈。 3.清疹汤 治小儿出疹,表里俱热。或烦躁引饮,或喉疼声哑,或喘逆咳嗽。生石膏(一两,捣 细)知母(六钱)羚羊角(二钱)金线重楼(钱半,切片)薄菏叶(二钱)青连翘(二钱) 蝉蜕(钱半,去足土)僵蚕(二钱)用水煎取清汤一盅半,分二次温饮下,以服后得微汗为 佳。若一次得微汗者,余药仍可再服。若服一次即得大汗者,余药当停服。此药分量,系治 七八岁以上者,若七八岁以下者,可随其年之大小,斟酌少用。或将药减半或用三分之一皆 可。喉疼声哑者,可将石膏加重五钱,合前得两半。若疹出不利者,用鲜苇根(活水中者更 佳)一大握去节水煎沸,用其水煎药。疹证多在小儿,想小儿脏腑间原有此毒,又外感时令 之毒瓦斯而发,则一发表里俱热。若温病初得之剧者,其阳明经府之间,皆为热毒之所弥漫。 故治此证,始则发表,继则清解,其有实热者,皆宜用石膏。至喉疼声哑者,尤为热毒上冲, 石膏更宜放胆多用。惟大便滑泻者,石膏、知母皆不宜用,可去此二药,加滑石一两、甘草 三钱。盖即滑泻亦非凉证,因燥渴饮水过多,脾胃不能运化故也,故加滑石以利其小便,甘 草以和其脾胃,以缓水饮下趋之势。若其滑泻之甚者,可用拙拟滋阴宣解汤,既可止泻,又 可表疹外出也。然此证最忌滑泻,恐其毒因滑泻内陷即不能外出。若服以上方而滑泻不止, 可用生山药两许,轧细煮作粥,再将熟鸡子黄两三枚捏碎调粥中服之,其滑泻必止。泻止后, 再徐徐以凉药清补之。奉天友人朱××之子,年五岁。于庚申立夏后,周身壮热,出疹甚稠 密,脉甚洪数,舌苔白浓,知其疹而兼瘟也。欲以凉药清解之,因其素有心下作疼之病,出 疹后,贪食鲜果,前一日犹觉疼,又不敢投以重剂。遂勉用生石膏、玄参各六钱,薄荷叶、 蝉蜕各一钱,连翘二钱。晚间服药,至翌日午后视之,其热益甚,喉疼,气息甚粗,鼻翅煽 动,且自鼻中出血少许,有烦躁不安之意。愚不得已,重用生石膏三两,玄参、麦冬(带心) 各四钱,仍少佐以薄荷叶、连翘诸药。俾煎汤二茶盅,分三次温饮下。至翌日视之,则诸证 皆轻减矣。然余热犹炽,而大便虽下一次,仍系燥粪。询其心犹发热,脉仍有力。遂于凉解 药中,仍用生石膏一两,连服两剂,壮热始退。继用凉润清解之剂调之全愈。 按∶此证初次投以生石膏、玄参各六钱,其热不但不退而转见增加,则石膏之性原和 平,确非大凉可知也。至其证现种种危象,而放胆投以生石膏三两,又立能挽回,则石膏对 于有外感实热诸证,直胜金丹可知。此证因心下素有疼病,故石膏、玄参初止用六钱。若稍 涉游移,并石膏、玄参亦不敢用,再认定疹毒,宜托之外出而多用发表之品,则翌日现证之 危险,必更加剧,即后投以大剂凉药,亦不易挽回也。目睹耳闻,知孺子罹瘟疹之毒,为俗 医药误者甚多,故于记此案时,而再四详为申明。瘟疫之证,虽宜重用寒凉,然须谨防其泄 泻。若泄泻,则气机内陷,即无力托毒外出矣。是以愚用大剂寒凉,治此等证时,必分三四 1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次徐徐温服下,俾其药力长在上焦,及行至下焦,其寒凉之性已为内热所化,自无泄泻之弊。 而始终又须以表散之药辅之,若薄荷、连翘、蝉蜕、僵蚕之类,则火消毒净,疹愈之后亦断 无他患矣。至若升麻、羌活之药,概不敢用。友人刘××,精通医学。曾治一孺子,出疹刚 见点即回。医者用一切药,皆不能表出。毒瓦斯内攻,势甚危急,众皆束手。刘××投以《伤 寒论》麻杏甘石汤,一剂疹皆发出,自此遂愈。夫麻杏甘石汤,为汗后、下后、汗出而喘无 大热者之方,刘××用以治疹,竟能挽回人命于顷刻,可为善用古方者矣(用此方者,当视 其热度之高低,热度高者石膏用一两,麻黄用一钱,热度低者石膏用一两,麻黄用二

文档评论(0)

taibai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