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神话中走来——论中西神话英雄形象所蕴含的价值观的差异.pdfVIP

我们,从神话中走来——论中西神话英雄形象所蕴含的价值观的差异.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 ,从神话中走来 论中西神话英雄形象所蕴含的价值观的差异 。刘素梅[山西师大临汾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l摘要:本文通过中国神话英雄形象羿与古希腊神话英雄形象赫拉克勒斯的对比,力图探索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I关键词:中西 神话英雄 价值观 差异 神话是原始初民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原始欲望的象征性表达。不同民族的神话诠释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 观。美国民俗学家阿兰 ·邓迪斯在 《西方神话学论文选》认为:“神话是关于世界和人怎样产生并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的神圣的叙事性解释。”本文通过中国和希腊神话里大英雄形象羿和赫拉克勒斯在建功立业方面的对 比,探索中 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英雄。他主要建立了十二件大功:夺取怪物狮皮、斩杀九头 蛇、捕获疾飞的赤鹿等。在中国神话中羿也是一位与赫拉克勒斯相比肩的大英雄,建立了七件大功:诛凿齿于畴华 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上射十 日等。两位英雄都是智勇超群、屡建奇功、结局悲惨,这是他们相似之处。但他们 也有着不同,特别是他们价值取向差异异常明显,并且由此折射出两个 民族的价值观的差异。 一 、 自我意识与奴性意识的差异 青年赫拉克勒斯遇见两位女神,她们各 自为赫拉克勒斯指明了一条未来的路,一个邪恶,一个美好 ,但这两条 路都通向幸福。恶德女神承诺给赫拉克勒斯最快乐、最舒适的人生。美德女神承诺他将成为一切善 良与伟大事业 中的卓越人物,但他要敬奉神祗,援助朋友,为全城服务。恶德带给人的生活虽然安逸轻松,但只是单纯的享乐。而 美德带给他的生活虽然沉重,却很美好。享乐和美好尽管都是幸福,本质却完全不同。 这就是著名的赫拉克勒斯的十字路口的抉择。赫拉克勒斯经过认真思考选择了美德女神引导的路。冒险去征 服狮子,绑缚了弥倪安斯的国王厄耳癸诺斯的使臣,反抗敌人,毁灭了弥倪安斯城,获得了全希腊的赞美以及诸神 的高贵赠礼。宙斯告诫赫拉克勒斯,他只有在完成大功后才能摆脱奴役,升格为天神。赫拉克勒斯的英雄行为一方 面是 自己的主动选择,另一方面也是迫不得已。事实上,中外历代英雄往往都是客观情势与主观选择的共同结果。 对于羿,神话中没有描述过他的内心矛盾和斗争,《山海经 ·海内经》云:“帝俊赐羿彤 弓素赠,以扶下国,羿始 去恤下地之百艰。”只知道他是受命于帝俊降临人间铲除祸害。临行还赐给他红色的弓和一 口袋 白色的箭,华美锋 利。他 自己应该要么是愿意做这些事的,要么认为服从帝俊乃是天职。 古希腊的哲人普罗泰戈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表明古希腊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重视个体的人的价 值实现 ,强调人在 自然、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希腊神话中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神的欲望就是人的欲望,神 和英雄的行为模式隐喻了古希腊人对 自身欲望充分实现的潜在冲动。古希腊的海洋商业文化在对待人与 自然、人 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上,不是回避冲突,而是勇敢地迎接冲突甚或主动地挑起冲突,在冲突中争取闪光诱人的未 来。同时,他们认识到人的本性是 自利的,自利是共 同利益的基础和本源,共 同利益是个体利益的集合。任何拥有 权力的人,本性同样都是 自利的,都可能以权谋私,都必须被制约。所以无论是个体的利益,还是共同的利益,要依 靠人们共同参与制定的规则和制度加 以保障。 中国古代的价值观是仁。周《易》:“立人之道,日仁与义。”仁义和忠孝更是中国儒学的核心思想价值。但老子 在 道《德经》中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老子所要说明的是,舍大道而强调仁义、智慧, 是舍本取末、背道而驰。仁义、智慧虽不失为一付治世良药,但它治标不治本。仁义的最大缺失不是在平等的基础 上给予和实行,它是一种强势的给予和施舍。中华民族属于自给 自足的超稳定的农业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向内调 适。在严峻的自然面前人们只能千方百计地调整 自己来顺应它,力争 “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在我们的文明之中, 人的本性是善的。神祗是善的,天子是善的,圣人是善的。所以维护、顺从等级制度的会被视为善,蔑视、危害和反抗 等级制度会被视为恶,是大逆不道,罪大恶极。这种观念极大地催生了那种 “救世主”“明君”“大救星”的幻想,也使 得国民的奴性越来越重,而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和荣誉感则几乎丧失殆尽。正如鲁迅所指出的 “中国人向来就没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 /学林漫录 147 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