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36-文史研究
《报任安书》研究文献综述
邢 琪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 要: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自古以来都受到学者、文艺批评家和史学家的重点关注,因而 自古至今对 《报任安书》评论研究层出
不穷。自古以来,学者、文艺批评家和史学家们对 《报任安书》的研究主要从其写作年代、反映的理念 (生死观和 “发愤著书”说)、写
作风格和 比较视域 中的研究四个主要角度进行。
关键词: 《报任安书》;写作年代;生死观;发愤著书说;艺术风格;比较
中图分类号:G2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3)06—0000—02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 巾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原 大多数学者都充分肯定并且赞扬司马迁的生死观,但是具体的侧重
载于 《汉书 ·司马迁传》中,后来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它收录进我 点不同。刘伟生的 《报任安书 生命意蕴探微》中侧重于 《报任安
国古代第一部诗文选集 《文选》里。这是司马迁在 《史记》之外的一 书》隐含的极其丰富的人生意蕴,该文表述了司马迁 “扬名显身”的
篇不可多得的 “雄伟奇谲”的名文。因此,自古至今, 《报任安书》便 人生道路、“重于泰山”的生死抉择、 “发愤”作史的著书理论,集中
是众多学者和史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对 《报任安书》的研究主要从以 体现了司马迁悲壮浓烈的人生构建,成为永世垂范的生命模式,尤其强
下四个角度进行: 调司马迁 自觉地将 “立言”作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方式,并作了理论
一 、 《报任安书》写作年代之争 的阐述,从这个角度讲,他显然也是魏晋时期生命意识觉醒的先驱。王
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是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 ,但是关于它的写作 兰英的 《史笔春秋直面人生》则侧重于研究司马迁生死观形成的原因,
年代,却历来聚讼不休。目前学界有两种可供读者参考的说法:一种是 将司马迁的生死观概括为不朽理念。肖兴国的 《从报任安书看司马
王国维先生的作于太始四年 (公元前93年)十一月的说法,另一种是 迁的生死观》则在王兰英对生死观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着重阐释司马迁
古今诸学者如赵翼、程金造等人主张的作于征和二年 (公元前91年) 生死观的具体内涵。
十一月的说法 。 (二)发愤著书说
王说见于他所作的 《太史公行年考》:“按公 《报益州刺史任安书》 在对于于司马迁的研究中,其发愤著书的理论成为学界研究的焦
在是岁 (笔者按指太始四年) 十一月。 《汉书 ·武帝纪》:是岁春三月, 点。在 《报任安书》 中,有这样一段话集中表现了司马迁的 “发愤著
行幸太山,夏四月,幸不其,五月,还幸建章宫。 《书》 (笔者按指 书”思想 :“盖文王拘而演 《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
《报任少卿书》)所云 会‘东从上来’者也。又冬十二月幸雍,祠五畴, 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膑脚 , 《兵法》修列;不
《书》所云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 ’者 韦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诗》三百篇,
也。是 《报任安书》作于是冬十一月无疑。或以任安下狱,受卫太子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
节,当在征和二年,然是年无东巡事。又行幸雍在次年正月,均与 《报 事,思来者。”在 《史记 ·太史公 自序》 中,也将这一段话写了进去
书》不合。” (只在字句上稍有不同),可见司马迁对这一段话的重视。正是在这种
清代赵翼 《廿二史札记》则认为: “又 《报任安书》 内谓: 安‘抱 “述往事,思来者”的思想指导下,司马迁广采历史旧闻,考其成败兴废
不测之罪,将迫季冬,恐卒然不讳,则仆之意终不得达,故略陈之’。 之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于完成了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学能力大赛常见答辩问题汇总2.docx VIP
-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含解析.doc VIP
- 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会听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教学设计.pdf VIP
- EVE各族战舰介绍及装配.doc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选精练含解析.doc VIP
- 报刊客户的营销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纺织企业(印染厂)全套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职能设计及全套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拿来即用).docx
- 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评价导则(试行).docx
- 贵州省教科院贵州省教育学会教学设计论文评选结果.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