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间隔流动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肖文 余萍 关 键 词:间隔流动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环境监测作者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摘要:介绍了间隔流动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的原理、仪器构造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SKALAR SAN 间隔流动注射分析仪和它在环境监测中的7个检测项目: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硝酸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磷酸盐。
关键词:间隔流动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环境监测中图分类号:X50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国家和地方都不断制定出更加严格的环境污染物控制标准,使得环境监测的任务日益繁重,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手工操作的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在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都渐渐适应不了形势的发展,自动化已成为监测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水质监测的发展,我站于2001年购买了一台荷兰SKALAR公司SANpius间隔流动分析仪(SFA,segmented fiow analyesr),用于实验室的水质分析,得益于该仪器的使用,一些常规的水质分析工作得以高效地完成。
在水质自动分析中有两种常用的技术,一种是间隔流动分析(SFA),也称为连续流动分析(CFA,continuous flow analysis),间隔连续流动分析(SCFA,segmented continuous flow analysis);另一种称为流动注射分析(FIA,flow injection analysis),这两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欧美的水处理、环保行业和我国的烟草、啤酒、自来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一些科研院校。由于它们较高的价格,从几十万到一百多万,在我国的环境监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只有广东省站,深圳、汕头、上海、武汉等市站拥有此类仪器。本人在使用SKALAR SFA过程中,经常有兄弟单位的电话询问和上门来访,他们对该仪器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但还不甚了解,故本人将使用的SFA和调研的FIA资料整理出来,供广大同行们借鉴和探讨。
国内的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自行研制了FIA,如华东理工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但存在一些缺陷,没有规模化生产,因此该类仪器大多依靠进口。国外专业的生产商有荷兰SKALAR公司,美国LACHAT仪器公司,英国BURKARD科学公司和日本F.I.A.仪器公司等。
1 SFA和FIA的分析原理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SFA首次用于实验室的自动化分析和在线监测。如图1所示(略),使用一个多通道的蠕动泵P作为动力,压挤聚乙烯泵管使其受到负压,将试剂R,样品S和空气定量地吸入到管路系统RC中,进行稀释,加样,混合,分离和加热等反应,反应完成后进入检测器D检测,再通过数据处理系统DP处理和显示结果。其显著的特征是在R和S混合之前,由间隔引入的空气将液流分割成一个个区段,即样品是一个接一个进入的,之间被气泡间隔,故称为间隔流动分析。引入气泡有两个目的,一是由于气泡有一定的张力,将前一个样品留在管壁上的残留液推向前进,避免前后样品的扩散和混合,起到清洗的作用。其二是将样品分隔成很多小的片段,每一片段均发生相同的反应,可提高反应的精度。该仪器是在化学反应完全后检测,由于化学反应完全时是反应的稳定区,故该类仪器也叫稳定区测定仪。但该方法有局限性,一是要求管道反应必须达到平衡,二是需要引入空气,且在测量前必须除去,使得仪器装置比较复杂。
1975年丹麦学者Ruzika和E.H.Hansen为了更迅速地处理大批量的样品,在SFA的基础上首创了FIA技术,他们当时所做的改进包括准确地注射样品,不引入空气泡间隔和减小管道内径,结果出峰时间大大缩短。FIA与SFA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它的进样方式是借助于进样阀,将一定体积的样品以“塞”的形式逐个注射到一定流速的载液中,由于对流扩散和分析扩散作用,被测样品在载流中分散成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试样带,在流动中与载流发生化学反应。二是它抛弃了传统的建立在平衡体系基础上的稳态概念,样品在检测时尚未达到化学和物理的平衡,属于动力学分析法范畴的定时法。其分析的重复性取决于精确控制各种条件,如准确注入样品体积,严格控制S和R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恒定的分散度和温度等。该方法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每小时可分析多达几百上千个样品,减少了样品试剂的消耗和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扩展了应用范围,并且仪器相对简单和便宜,成为分析化学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但FIA并非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非间隔和样品注射的缺点是样品在液流中的逐渐分散可能导致灵敏度的下降,管径太细相对于SFA易于堵塞,样品本身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会带来误差,不太适合一些慢反应和需要较高温度的反应。1985年,Pasquini提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的研究体系. 本文(Ⅰ, Ⅱ) 就其中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 供同行们共同探讨.doc
- … 拼音,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作者单位, 摘要和关键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doc
- “21 世纪公共管理人才需求与MPA 教育” 学术研讨会暨2001 年公共管理硕士(MPA) 教育工作会议综述.doc
- “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 学术讨论会综述.doc
- 09 年会其他(综述) 肠远程缺血预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刘克玄, 温仕宏, 李云胜, 李毅, 黄文.doc
- 20 世纪90 年代《 西游记》 研究综述.doc
- 20 世纪以词话本为中心的《 金瓶梅》 研究综述.doc
- 90 年代《 水浒》 研究综述.doc
- 2005 年甲骨学殷商史研究综述.doc
- 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