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园的守护者与有意义的生活
——对九溪妇女“佛事活动”的社会人类学考察①
孙兆霞 张建
一、引言
在今贵州中部地区千余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汉民族族群。他们分布在三百多个村寨,集数十万人之众,自称是“老汉人”或“屯堡人”、“南京族”。
屯堡族群的形成,源于明初中央政府对西南的用兵和其后的大规模移民及屯田制的实施。今天,以规模性的活文化形态留存下来的屯堡文化的唯一性得以彰显,其历史地理条件和在此之上的社会结构建构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屯堡人宗教生活就其凸显特征来说,是屯堡妇女即使在今天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仍经久不息,甚至愈演愈烈的集体修佛现象。它将汉族农村常见的多神崇拜和实用宗教观为内容的民间信仰或曰泛化宗教,形式化为妇女社会性别的文化承载;同时,将儒道释巫等各路崇拜神的杂芜与实用进行了“修佛”为标识的语言符号整合,以适应自明代佛教从中原进入贵州偏僻乡野、落户屯堡社区的历史事实及变迁张力。以屯堡第一村——九溪村为对象,对屯堡妇女修佛现象进行社会人类学考察,从而发现它在屯堡人生活中的意义,正是本文的题中之义。
据2007年统计,九溪村有1062户,4200余人。除5户少数民族外,其余均为汉族。今日的九溪,严格意义上是一个地缘关系甚于血缘关系的非宗族社会,在婚姻制度上,实施屯堡族群的内部通婚制,与核心家庭同构的是“家庭——村落社区——屯堡族群”的社会结构模式。九溪村的民间组织较为齐全,并有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就经济结构而言,九溪土地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30亩,其中旱地1079.1亩。由于历史以来都是人多地少,加之村落的区位优势,九溪的经济一直是亦农亦副的结构,例如贩米、卖茶、烤酒、熬糖、推豆腐、赶马车、做银饰、服装等等,以弥补耕地收入的不足;作为典型的屯堡村寨,九溪的屯堡文化事象保存较为完整和系统。
二、九溪妇女的佛事活动
(一)个体视角
按屯堡习俗,凡妇女结伴朝山拜佛、在村内“做会”、忏拜吃斋、参加村落民俗节庆活动中具有宗教内容的活动都称为“做佛事”。从严格意义上说,“佛事”已超出了佛教仪式及信仰的范畴,而泛指屯堡妇女个人及群体进行的具有宗教意义和内容的一切活动。因此,我们将此类现象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时,进行了对应式表述:“宗教生活”与“做佛事”或“佛事活动”在内涵和外延上等价。
妇女参加佛事活动的传统在九溪从何时开始已无从考察,但人们都相信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信仰。人们都熟知自己家庭中和村落里中年以上妇女信佛修佛是生命历程中的必修功课。根据2001年“中国百村调查·九溪村”课题的问卷统计记载,九溪村被调查的828户人家中,40岁以上的妇女有531名,其中,481名参与佛事活动,占“适龄”妇女的91%。
作为开始佛事活动的“仪式”性事件,是第一次朝山,一般要到屯堡族群居住社区中的名山大寺中祭拜。由此记录着一个妇女宗教生活的“正式”开始。此后,便或村外“朝山”、村内“会口”地继续其宗教生活。屯堡地区的寺庙多建山上,每逢观音、玉皇、东岳等祭日,屯堡妇女都邀约成群上山入寺祭拜,俗称“朝山”。几乎每一位九溪妇女,均有关于其参神拜佛的故事。牟金钗,50岁,三个儿子的母亲,她的修佛经历是:
“我40岁(约1991年)开始朝山,合心的大家约起去。我第一次做会是去高峰山烧香、烧纸、听念佛。我们是包车去的,一天返回,求得一张票(签张)。第二次去跳登场的青峰山,之后,去云峰山——吊脚山——桃花山(六枝)——镇宁山——白云山——云鹫山——狮子山——天台山——晓礼山——北斗山(四次)——云台山(三次)。跑完远门后,就在九溪坐禅,现在我有66张票。”(访牟金钗,2001年7月)(注:本文不注明“访谈人”的,均为孙兆霞所做访谈)
一般说来,将屯堡社区的名山大寺朝拜得差不多后,就回到村里参加年复一年的六个“会口”。也有的主要因为结伴的关系,村内与村外的佛事活动交叉进行。到村外名山游方朝拜的,时间主要依据民间佛教纪念日,一年多则六七次,少则二三次不等。在村内,信徒一年参加常规性的六个“会口”的佛事活动。其中三个大会,三个小会。大会有:正月十五上元会、七月十五中元会、十月十五下元会。小会有:二月某日的白龙会、六月十九雷神会/观音会、冬月十九太阳会。
九溪妇女一旦开始朝山拜佛,步入仪式性的宗教生活轨道,便不得中断和改弦另张,信奉其它非社区传统的宗教,如基督教等。据调查,历史上九溪除了“修佛”,从来没有其它宗教进入,包括清朝改土归流时期。近几年开始有基督教进入,信众有七八位妇女。但社会舆论对她们并不赞同。
作为参加佛事活动的凭据,签张(即印有当地寺庙标识或禅语的纸单)是十分重要的。求签张的意思是为一家人求平安祥和、发财发富,同时也为自己来世投身为人积功德。因而,积的签张越多,说明她这一世修炼越多,功德越高。签张作为一种宗教符号有三种面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