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电视业的模式竞争:从节目向生产机制的过渡
关键词: 中国电视业 模式竞争
对于中国电视业而言,2011年是一个“模式引进”如火如荼的年份。在这一年的年中,一同讨论模式竞争的话题,无疑颇具时效性。
若对电视媒介组织及其生产活动进行全盘考察,模式竞争,只是中国电视业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内容,借用波特提出的“五大作用力”——潜在进入者、产业竞争者、替代品、客户、供应商——它主要聚焦于“产业竞争者”这一环节。
并且,在良性演进的电视业态中,模式竞争并非终极目标,而是从节目竞争向生产机制竞争的过渡。下文将以选秀、婚恋、闯关三种典型模式为例,在历时性与思辨性的框架中做一简要阐释。
选秀节目:从“野蛮生长”到“游戏规则”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今年的《快乐女声》(包括之间两年的《快乐男声》),湖南卫视为中国电视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节目语态,选秀、粉丝、PK等成为坊间热门词汇,“春哥”、“曾哥”、张杰等也成为内地热门艺人。不过,必须指出:七年前的“超女”只是选秀节目在中国“野蛮生长”的开端,从它开始,《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第一次心动》等同类节目都面临一个“软肋”——节目模式的版权问题。
虽然,各家卫视善于通过巧妙的说辞回避这一“软肋”,但就中国电视业的整体而言,无法回避的是模式竞争缺失带来的深层次问题:“画虎画皮难画骨”,西方选秀节目的中国“山寨版”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哪怕成功了,不仅在业内、即便在坊间也有些“胜之不武”。
从2010年开始,严格执行模式版权交易之“游戏规则”的《中国达人秀》亮相并在收视率和影响力方面获得全国性利好——有版权的模式让东方卫视尝到各种甜头:首先,因为宝洁公司是“达人”模式的全球赞助商,所以节目伊始就获得宝洁全球总部的大额赞助。其次,除了显见的广告赞助,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日用消费品企业,宝洁公司选择与《中国达人秀》合作,通过其高强度、高渗透的宣传体系、渠道,也为节目做足了推介。比如,蔡依林能够为《中国达人秀》做代言、录制广告以及参演总决赛,这些都是宝洁的“面子”。
更关键的是,在模式自身优势之外,《中国达人秀》已经在生产机制的竞争战略中呈现出流程化、细节化要求的价值:版权方为节目组提供了一本几百页的制作手册,每个工作人员人手一本。在制作手册上,大到节目场所的选择(要放在剧院),中到主持人的站位(要出现在侧幕),小到标识性音响(比如亮灯打叉时用什么)都有很严格、缜密的说明。除了写在纸上的要求,版权方还派出工作人员在上海“督战”,在具体情境、演练乃至一场场直播中不断对模式的执行进行控制与调整,逐渐完善最终的节目播出效果。《中国达人秀》的总导演金磊在接受采访时,毫不避讳地说“节目的成功源于我们虚心做学生的态度”。
由上,模式或只是标本,其背后的生产机制才是鲜活的。在2011年的中国电视舞台上,我们还可看到辽宁卫视引进《X Factor》的模式,推出《唱响中国》;东南卫视引进《超级合唱团》的模式,打造《欢乐合唱团》……它们能否成功?这取决于能否超越单纯的模式竞争,能否在生产机制层面进行深度碰撞,由此再反身寻找、思考与践行具有本土特色的竞争路径。
婚恋节目:“接地气”但不破底线
婚恋模式正红遍大江南北,其雏形是英国的《Take Me Out》。但无论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还是浙江民生休闲频道的《相亲才会赢》等,它们的热播和热议,绝非模式原版的优劣所能决定。若深入解释,它们满足了波特“五大作用力”中“客户”(电视观众)和“供应商”(节目嘉宾)的诉求,它们接上了前述二者所处社会土壤的“地气”。为什么这样说?
从常识出发,社会大众总要谈恋爱乃至谈婚论嫁。而在阶层流动性逐渐板结的中国转型社会,“门当户对”的传统思想,而非“速配带我走”的摩登观念,在适婚男女的婚恋行为中更为盛行。门当户对,就需要相亲,于是,婚恋模式在中国被称为“相亲节目”就不足为奇,“相亲节目”的热播热议也就更好理解。
诚然,无论是作为普通观众还是业内人士,笔者都明白:在大多数“相亲节目”的“中国式生产”中,“真实性”是个伪问题——有真有假、亦真亦假。在认清此现状的前提下,一味的道德批判将陷于虚妄的。一方面,哪怕知道节目嘉宾是假的或半真半假,电视观众依然喜欢看,虽然边看边笑骂、边看边打假,毕竟,这一模式起码“接地气”。另一方面,道德不能约束的问题,可以通过生产机制的提升来解决——这更是本文关注的。
从生产机制的理想状态来讲,如果一档“相亲节目”有足够的制作者人数,这些制作者有足够的制作档期,在这些制作档期中又特别留出寻找、鉴别节目嘉宾的充裕时间,并在寻找、鉴别的基础上尽量兼顾真实、出彩的标准。那么,主动造假的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师访谈记录.pdf VIP
- Unit 4 School Life 第3-4课时Reading and Rriting 课件 中职高一学年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ppt
- 最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doc VIP
- 医学临床三基(输血学)-输血免疫学基础(精选试题).pptx VIP
- 我们的大脑的教学课件.ppt VIP
- 洞察世间智慧:哲学伴随我成长课件.ppt VIP
- 超星网课《汽车之旅》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doc VIP
- 老年人继承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科学湘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第7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