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新秧歌运动及其文艺形态转型.pdfVIP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新秧歌运动及其文艺形态转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9月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Sep tember, 2008 ( ) ( ) 第 5期 总第 5期 Zhong Guo Yan ’A n Gan Bu Xue Yuan Xue B ao No. 5 Sum. No. 5 20世纪 40年代的延安新秧歌运动及其文艺形态转型 党子奇 (延安大学文学院 陕西延安  7 16000) 摘  要 :兴起于 20世纪 40年代的延安新秧歌运动 ,是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一场大规模的挖掘 、继承和革新 。以广场为中心 的秧歌剧的演出形式 ,使得改造后的陕北秧歌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出现了重大转型 , 凸显了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历史 意义 。 关键词 :延安新秧歌运动  文艺形态  转型 中图分类号 : K26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 —0351 (2008) 05—0060—05   抗战时期 ,延安的新秧歌在陕北黄土地上呈现 者深人实际生活 ,为人民群众服务 ,指出了一条广阔 出繁荣之势 。在 1943年至 1945年延安所演出的所 的道路 。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始寻求为工农兵群众喜 有剧 目中 ,新秧歌的演出数量达 70%之多 ,在延安 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陕北秧歌则是最先引起重视的。 春节文艺活动 中成 了 “中心节 目, 甚至是唯一节 1942 年 9 月 23 日,丁里在中共中央机关报 《解 [ 1 ] 放 日报 》上开始连载 《秧歌舞简论 》。丁里认为 ,一 目” 。延安新秧歌运动在抗战时期的繁盛是与当 时的社会 、历史 、政治 、区域性等因素密切联系在一 般的秧歌 ,多在冬春农闲季节作为劳动之余的娱乐 。 起的。分析这一运动的形成及其内含的文艺形态转 但在陕甘宁边区 ,扭秧歌已成为参与政治斗争 、社会 型 ,无论对于延安时期党的文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活动的武器 。丁里还认真分析了秧歌舞这种艺术形 还是对中国革命艺术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式的长处和缺点 。1943年 1月 , 陕甘宁边区政府发 一 、20世纪 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兴起 布了 《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 》和 《拥军运动月的工作 延安新秧歌运动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1935 指示 》,决定 1月 25 日至 2 月 25 日为拥军运动 日, ( 年 10 月 19 日,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 并规定每年春节前后慰问驻军 。2 月 9 日 农历正 ) 长征到达吴起镇 ,陕北苏区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 月初五日 ,鲁迅艺术文学院组织的秧歌队首先走 和出发点 。在如火如荼的反 “围剿 ”斗争和 “扩大红 上延安街头 ,演出了由王大化 、李波等编剧 ,安波作 军 ”运动中,生动活泼的民间舞蹈 ———陕北秧歌 ,开 曲,王大化 、李波表演的秧歌剧 《兄妹开荒 》,这是延 始为政治斗争 、武装斗争和社会活动发挥作用 。 安文艺座谈会和文艺界整风后产生的第一个优秀秧 1942 年 5 月 ,毛泽东作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歌剧 。鲁艺秧歌队还演出了腰鼓 、快板 、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