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首此案,我曾困惑,难道一条人命就值两万块钱吗?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他人死亡,坐几年牢就能扯平了吗?单纯从情感上出发,我觉得应对被告人重判才是公平所在,只有让违法行为人付出沉重代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也才能让受害者一方得以抚慰。 但是,从案件事实到佐案证据,此案均属于法律规定的“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情形,我为此心有不甘。我试着站在被告人的立场上去想,这个在工地挣几个辛苦钱养家糊口的打工仔为人老实本分,因为一时疏忽竟夺去了同伴的性命,除了要遭受牢狱之灾,更要一辈子饱受对同同伴愧疚感的折磨!想至此,我才释然。 作为一名准法官,尤其是一名女性准法官,很多时候,对当事人会更容易产生同情、宽容、悲悯、愤怒等情绪。尤其在面对那些因为贫穷、因为社会体制不健全而造成的“悲剧”时,这些感性的情绪,就像逢春的种子一样迅速地破土而出,令我面临迷茫和纠结,在当事人双方的境遇之间产生摇摆,形成潜意识的内心偏向。 每逢此时,我就会再三地告诫自己,一定要理性、再理性。人们常称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法官不仅可以处置他人的巨额财产,而且可以剥夺一个人的自由……但站在权力高峰上的同时,法官同样面临着随时坠落的危险考验,一次情绪冲动、一次粗心大意,都可能酿成大错,让这个职业染上污点。 “冷漠的法条,温情的法律”,要知道在定罪量刑中排除自身的情感因素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法律的温情,也许就需要法官的温情来实现。所以当我们做好自我调整,克服女性天性中的情绪化倾向,把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一定能驱散迷雾,走出犹豫,走出迷惘,最终作出公正的判断。 (路桥法院 乔亚琦) 若想回到目录,请点击我哟! 法官手记第24期 超脱与入戏 ? 作为一名执行新人,在众多前辈面前妄谈执行人员的自我定位,确有布鼓雷门之嫌。但这一案件带给我的教训与反思,刻骨而又深远。 这是一起合伙协议纠纷,申请人李某与被执行人张某曾是多年的朋友,他们合伙承包工程,一开始做得有声有色,但由于账目款项问题,双方发生了纠纷,最终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被执行人张某支付分红8万多元。我看标的不大,便想尝试着调解,在征得申请人的同意后,我拨通了张某的电话。当听到张某一口答应马上过来,申请人也颇感意外,他笑着搓搓手说:“以前我打他电话从来不接,你们出面果然有效果。”我内心也有点小窃喜,忙喝口水掩饰一下。 不到20分钟,张某到了。看得出来,他赶得很急,穿着一件老旧的夹克,左手还拎着个安全帽,一见到我就尴尬地笑,标准的“老实人”形象。待双方坐定,我看着他们道:“既然今天都到法院了,你们就谈谈看,怎么把事情了结掉算了。”张某一下凑到我面前,道:“我开庭时就说过,其实欠他的分红只有4万多,现在要我付8万,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申请人李某这下也急了:“你这个人,就是赖皮,法院都判下来了你还不承认!” 双方唇枪舌剑,火药味顿时弥漫开来,我看势头不对,赶忙踩刹车。在让李某回避后对张某说道:“现在我们是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你说这些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你觉得一次性履行8万有困难,可以做对方工作分期履行。”张某点上根烟,叹了口气道:“官司输了我也认了,但要我付这么多钱我真的做不到,今天你一个电话我 就过来,我是真的有诚意解决这个事情的。你帮我做做对方工作,实在不行我也不怨你们,法院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我一看这架势顿时头疼,硬着头皮向张某阐述法理,可无济于事,他一个劲地向我诉说他的委屈。 我又尝试着跟申请人李某接触,转述了张某的意思,建议双方从早日结案的角度出发都适当让步,他思考了一下,面露难色:“利息我可以不要,但本金真的一分都不能少。”我心想今天这样谈下去也没有意义,还是先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再说,也让双方回去考虑下。我把想法告诉李某,他笑呵呵地表示同意,但我却没那么乐观。 在查询财产无果后,我又召集双方进行了一次调解。这回申请人依然立场明确,本金一分不少,比守卫钓鱼岛还要坚定,被执行人据理力争,俨然当代窦娥,双方互不相让,仿佛生死仇敌。不得已,我对被执行人采取了司法拘留,申请人李某临走前还直着脖子嚷道:“我知道你们村过几年就要征地,大不了我等!”话虽如此,申请人依然是隔三差五地给我打电话,询问执行进展,被执行人却也难得配合,但就是不肯多履行,执行变成了一场拉锯战。 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余局长的一句建议——“要超脱”让我顿时醍醐灌顶。是啊,我纠结于双方的实体争议,纠结于对被执行人的信任与对申请人的无奈,却不曾以中立裁判者的角度去分析案件,剖析心理:双方势同水火,最放不下的不仅是手上的钱,更是脸上的“光”,他们立场对立,但也有共同点,就是都想把事情尽快解决。既然如此,我何不顺着他们的心理,避开双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