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5卷 第4期 钻 采 工 艺
Vol35 No4 DRILLING&PRODUCTIONTECHNOLOGY ·83 ·
11 1
钻采机械
新型整体式磨鞋捞杯研制与应用
郑 泳,肖力彤,张 川,宋振华,何 建,贺殷凯,李朝军,刘 毅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广汉钻采设备厂)
郑 泳等.新型整体式磨鞋捞杯研制与应用.钻采工艺,2012,35(4):83-84
摘 要:现有的钻、修井落物打捞技术,是先用磨鞋对井内落物进行磨铣,然后再用其它打捞方式将磨铣后的
碎屑打捞上来,这样,就增加了起、下钻的次数,工具更换的次数以及操作程序的复杂化,非常不利于钻井效率的提
高。针对这种现状,便研制了一种新型整体式磨鞋捞杯,突出优点是减少了钻、修井过程中的起、下钻次数,工具更
换的次数以及简化了操作程序,既能对井下落物进行磨铣,又能进行打捞,保证了一体多功能的特性,为加快石油
打捞工具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整体式;磨鞋捞杯;研制;应用
+
中图分类号:TE921 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68X.2012.04.27
磨鞋主要是一种用底面的硬质合金或耐磨材料 底面和侧面都有过水槽,在底面过水槽间镶焊硬质
去研磨井下落物的工具。如磨碎钻头、牙轮、通径 合金刀块(或耐磨材料)。结构如图2。
规、卡瓦牙、冲管、钻具接头、深井泵配件、封隔器、配
水器以及较长的钻具等落物。
捞杯是和打捞工具或钻头配合使用的,是捞取
碎铁、硬质合金碎块等细小落物的工具。
一、结构概述及工作原理
集磨铣和打捞一体的磨鞋捞杯,是用于石油钻、
修井作业过程中对井下落物磨铣后并对其碎屑进行
回收为一体的一种新型产品结构新技术。
整体式磨鞋捞杯主要由磨鞋、杯体两部分组成,
磨鞋与杯体本体连接处钻有排水孔,磨鞋本体与杯 图1 整体式磨鞋捞杯结构示意图
筒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焊接的方法。结构如图1。
1.磨鞋
磨鞋是用来铣削井下落物的工具,其表面堆焊
一层硬质合金复合强化材料,相当于一个具有多个
刀头的切削工具。当磨鞋堆焊面对着井下落物旋转
磨鞋时,有大量的硬质合金颗粒嵌入被铣削的落物 图2 磨鞋结构示意图
中,每颗硬质合金颗粒相当于一个小刀刃。 2.工作原理
磨鞋本体选用优质合金钢锻造而成,由二段圆 当钻进与起下钻过程中,由于检查不严或操作
柱体组成,小圆柱体上部与钻杆螺纹连接,大圆柱体 不慎等,造成井下出现落物事故时,便可立即下钻将
收稿日期:2012-04-16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620093294)并获四川石油管理局2006~2007年度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优秀成果三等奖,项目名称:《系列整
体式磨鞋捞杯研制》。
作者简介:郑泳(1983-),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长江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多次在《钻采工艺》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现从
事石油钻采设备的科研工作。地址:(618300)广汉市中山大道南二段钻采设备厂,电话:13608101520,E-mail:z126.com
钻 采 工 艺 2012年7月
·84 · DRILLING&PRODUCTIONTECHNOLOGY July2012
22 2
整体式磨鞋捞杯放入井内,通过磨鞋磨碎井底不易 于油管靠边引鞋无法进入;第二次入井时改变引鞋
打捞的落物,同时井内粒状金属落物经大排量冲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月径流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分析.doc
- 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与发展研究.doc
- 植被恢复中坡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和δ 13 C 值组成.doc
-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doc
- 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 1128 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doc
- 改进Verhulst 模型与灰色效果测度的软岩巷道顶板破坏规律分析.pdf
- 干气提浓乙烯技术在茂名石化炼油厂的工业应用.pdf
- 干燥和复吸水条件下发菜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差异表达与基因克隆.pdf
- 高低温处理条件下AZ31 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pdf
-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 转化小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