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方位感官的调动
评爱伦 ·坡哥特小说恐怖神秘之范式
。孟珍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摘 要:爱伦-坡(EdgarAllanPoeI180 1849),不仅被尊崇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还以他的 《泄密的心》梅《
岑格施泰因》丽《姬亚》《厄舍古屋的崩塌》《黑猫》《陷阱与钟摆》和 红《死魔面具》等哥特小说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审
美,并对后人的惊悚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短篇虽篇篇都给读者强烈震撼 ,但清节和结构却迥异于传统小
说,没有传统小说那么直自舒缓的人物描写和故事叙事 ,因此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悬念美和起伏跌宕美 ,并给读者
造成了强烈震撼 。本篇论文试图从这七个短篇的氖围渲染、故事 中人物的性格刻画,以及故事情节不落俗套的安排
来探秘坡所达到的恐怖惊悚之范式 。
关键词:爱伦 ·坡 哥特小说 恐怖惊悚
爱伦 ·坡在 诗《歌原理》(ThePoeticPrine~le,1850)、创《作哲学》(ThePhilosophyofComposition,1846)、《评霍桑
的(故事重述}(Hawthorne’5 ice—— Tdes,1842)等关于创作的著述中,反复强调 “效果”论,坡坚持作家应
先确定好作品的效果,再围绕效果设计好故事情节,也即作品的情节决定于作品的效果而不是作品的效果决定于
作品的情节;并且认为作品的优劣只能以作品给读者造成的心灵震撼大小来判定。与之相呼应的有法国当代著名
作家亨利 特·洛亚的观点:一个真正的创作者之所以不得不写作,并非为了要尝试某种未 曾有过的表现方式,而是
出于内心的冲动。④阅读坡的哥特小说,总是让读者不寒而栗,而又几乎找不着传统小说的因果逻辑,比如 《泄密的
心》,“我”杀死了老人,不为别的,只因为他的那只鹰眼上的那层膜;《厄舍古屋的崩塌》也只告诉读者一对孪生兄
妹住在一处阴森恐怖的古宅里,过着精神颓废、肉体衰竭的日子,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说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
了他们今 日的濒于死亡和最终的走向毁灭,作者并没有一一交代给读者。联系坡的命途多舛的人生,就不难理解
他对恐怖神秘美的执著,“且人生来就有哀怜和恐怖两种情绪,如果不发泄,也可以淤积起来,酿成苦闷。”“发泄是
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的需要,是生命的别名。”②
哥特小说一词源于哥特式建筑的教堂,因哥特式教堂阴森恐怖的氛围,后来人们便称呼那些氛围骇人的惊悚
小说为哥特小说。英国的哥特小说当以艾米丽 ·勃朗特的 《呼啸山庄》(1847)为翘楚,而爱伦 ·坡为美国哥特小说之
鼻祖。哥特小说的经典特征有:颓败的闹鬼古堡、败落的贵族世家、道德堕落和生活腐化的修道土以及阴险诡诈而
又歹毒的女修土、继承财产却受困的女主人公等,好像深植于远古的文化与体制之中。③总之坡的哥特故事大多发
生在荒郊野外的一处古旧大宅子里,生活着一个或几个患有某方面偏执狂的人:要么耿耿于往事而报复别人,如 梅《
岑格施泰因》中的梅岑格施泰因男爵;要么是患有压抑忧郁和狂躁的病症而不能 自拔,如 厄《舍古屋的崩塌》中的厄
舍兄妹和 《黑猫》中的 “我”。为了渲染哥特小说的骇人氛围,坡在他的作品里不断呈现古旧的大宅,远离地面又高又
尖的窗户以及窗户上显得光怪陆离的彩色玻璃,室内庞杂、古老、破旧的家具,棺材、地窖以及披着寿衣的女尸等,且
故事经常发生在半夜,如 《泄密的心》中“我”在半夜杀害了老人,厄《舍古屋的崩塌》中厄舍兄妹在那个鬼魅般的夜晚
双双死去,梅《岑格施泰因》中伯利菲茨因城堡和梅岑格施泰因城堡先后都在夜晚的大火中焚毁。
《厄舍古屋的崩塌》最能体现坡所渲染的荒凉、诡异、恐怖之氛围,且写得丝丝入扣。在故事的一开头,作者就用
了 “dull”“dark…so‘undless”“oppressively”“dreary”“melancholy”等表示负面、消极、压抑的词来渲染氛围,接着一句话
“不知道为什么——可一看见那幢房子我的心头就平添难 以忍受的愁绪”④,情景交融,读者的心头也就愁云密布,阴
风惨惨了。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下,“我”看到了厄舍古屋 —“—兀立的房子和周围单调的景色——萧瑟的垣墙——
茫然眼睛似的窗户——几簇丛生的苔草——几段枯树的白树枝”@。我是 “茫然的眼睛”和 枯“树的白树枝”,给读者一
个濒死的人的形象,这样的古屋中可能有生机吗? “我”想排除心中的这份沮丧、凄恻,“策马来到湖旁边”,“湖中一潭
死水,黑黝黝,阴森森……苍白的树干和茫然眼睛似的窗户”⑥,至此,死的意象终于攫住读者,此屋实乃人间阴曹、万
劫不复之地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