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 新人教版.docVIP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写 课时 1 集体研讨时间   月    日 使用修改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过程与 方法 1.联系实际,加深对一氧化碳毒性的理解,强化安全意识。 2.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课件演示及导致实验失败的错误操作的分析,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情感·态度·价值 观 1.通过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懂得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培养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 2.关注与一氧化碳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美化环境献计献策。 教学重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学用品 仪器 一氧化碳气囊、烧杯、酒精灯。 药品 一氧化碳、石灰水 其它 课件、火柴等。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环节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情 景 导 入 鲍威尔湖位于美国亚利桑州北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许多游人驾艇湖上度假。但是每年都会发生神秘的死亡事故,事故发生时,一般都是天气晴好,风和日丽,游人尽兴忘情快乐之时。失事者大都在船边或船尾附近,突然惊厥,失去知觉。小孩们大都是在父母的严密注视中毫无征兆的沉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菲尼克斯的急诊医生罗伯特·巴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终于找到了杀人“凶手”,那就是游艇发动机排放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身亡。为了更多的了解一氧化碳这种危险气体,让我们继续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 进入情境,随情景展 开联想和思考: 一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自 主 学 习 问题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问题2:一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问题3: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生活中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阅读、小组交流,初步认识。 探 究 与 交 流 探 究 与 交 流 知识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讨论: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CO 和 CO22CO2 煤气燃烧时有何现象?如果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何变化? 过渡:家用煤气一旦泄露,便会造成煤气中毒,可见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 问题3: (1)煤气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2)一旦发现了煤气中毒,对中毒者你应如何处理? (3)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为什么?一旦发现了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4)冬天在室内用煤取暖时,为防止煤气中毒应采取哪些措施? 小结: 2.一氧化碳有毒性。 问题4: (1)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根据实验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前为什么要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4)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 (5)该装置中尾气为什么要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的处理装置还可怎样改进? 小结: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CuO+CO Cu+CO2 首尾呼应: 可见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不同的,原因是: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巩固练习】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⑴有人认为,两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 (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⑵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 。 ⑶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 2、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请回答: (1)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空气中的 进入人体。 (2)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的是(写一点) 。 (3)CO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的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 。 (4)将螳螂放在盛有CO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2的B瓶中,两个瓶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A瓶中螳螂的死因是 。 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 。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归纳总结,达成共识。 展示:一瓶一氧化碳,引导学生观察其色、态。 观察色、态,并口答。 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小结: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