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此文档为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全套课件,制作精美,可以为大学教师讲课所用,欢迎下载!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第一章 绪 论 高分子科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以及聚合物的结构、性能、成型加工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高分子科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由于聚合物产量大、品种多、应用广、经济效益高,因而迅速渗透到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和部门。 1928年 Carothers建立缩聚反应理论 1938年 尼龙-66投产 30年代 热塑性塑料兴起 50年代 Zieglar-Natta催化剂 60年代 各种工程塑料面世,高分子全面繁荣 70年代 环保、功能化高分子 80年代 导电高分子等特种高分子 新世纪 出现各种功能高分子 两千年前 天然高分子的直接利用 1839年 硫化橡胶 1846年 硝化纤维 1907年 酚醛树脂 1912年 丁钠橡胶 1924年 Staudinger提出大分子概念 1926年 醇酸树脂 2000年 世界上合成材料的年总产量已达到2亿吨(其中塑料1.63亿吨、合成橡胶0.11亿吨、合成纤维0.28亿吨)。 高分子奠基人H.Staudinger博士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单体 通过反应能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物质统称为单体。 聚合物 聚合物是指由共价键连接的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又称做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一般104—106,甚至更高。 线型高分子 线型高分子是由长的骨架原子组成的,例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酯等。 支化高分子 支化高分子是由线型高分子链中派生出一些支链。 共聚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叫共聚物。 聚合物的命名 根据单体来源或制法命名 聚合物的名称是由单体或假想单体名称的加一个“聚”字而来。这种命名法己应用广泛。 混淆:聚?—己内酰胺和聚6—氨基己酸 IUPAC的系统命名法 1、确定聚合物的最小重复单元; 2、排好重复单元中次级单元的次序; 3、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IUPAC命名法则来命名这 个重复单元; 4、在此重复单元命名前加一个“聚”字。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很高的聚合物才具有高的机械强度,能作为高分子材料使用,所以分子量是聚合物的重要结构指标。 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参考书 尚英山: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轻工业学院、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郝立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韩哲文,高分子科学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武军,李和平,高分子物理及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夏炎 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 科学出版社 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反应FREE RADICAL VINYL POLYMERIZAION §1 概 述 烯类聚合物或碳链聚合物多数是烯类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 -X为斥电子取代基时,有利于正离子聚合(如异丁烯的聚合): § 2.自由基聚合的聚烯烃 2.1 聚乙烯 2.2 聚氯乙烯 2.3 聚苯乙烯 2.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5 聚丙烯晴 2.6 聚乙酸乙烯酯 2.7 聚四氟乙烯 §3.自由基反应机理 3.3 链终止 1.向单体转移 3.向引发剂转移 4.向高分子转移 3.5 阻聚作用 阻聚剂是链由基失活 §4.引发剂和引发作用 4.1 引发剂的种类 易产生游离基的化合物,40-100℃要求其解离活化能125-147 kJ/mol.常见有:过氧化物、偶氮化物和氧化还原引发剂。表2-2和表2-3为常用引发剂 4.2 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半衰期和引发效率 一级反应: 积分得: 半衰期([I]=1/2[Io]所需时间): 利用Arrhenius公式 积分得: 不同温度下,以kd对 做图 ,斜率为 可求得Ed 过氧化苯甲酰(BPO)分解反应为: 但在不同的溶剂中Kd值不同(溶剂具有诱导效应): 溶剂自由基S·也能诱导BPO分解: 笼蔽效应(即溶剂和单体包围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AIBN): 诱导分解和笼蔽效应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不能全部引发单体,同一引发剂引发不同单体效率不同,引发效率不同。 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 由于kikd,引发效率与初级自由基形成速率相等,有副反应引入引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