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第 6期 税 务 与 经 济 No6 Nov 15, 2006
(总第 149期 ) Taxation and Econom y ( Serial No149)
经 济 纵 横
制度变迁内部动力机制分析
徐传谌 ,孟繁颖
(吉林大学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 1300 12)
[摘 要 ]人们对需要和利益的追求是生产力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内在主体动因 ,生产力的发展是制度
变迁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力 ,只有以发展生产力为切入点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制度变迁的进程 。因此 ,制度变
迁和具体制度安排的调整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出发点 , 以尊重每个人切身利益为主要手段 ,才能充分调
动制度变迁主体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 。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动力机制 ;动力结构 ;框架
[中图分类号 ] F09 13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4 - 9339 (2006) 06 - 00 15 - 06
制度变迁是制度存在的基本方式 ,也是制度研究的尖端核心问题 。在这个广阔的领域中 ,有关制度变
迁动力结构和动力机制的研究 , 由于其研究地位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而倍受关注 ,几乎任何一个制度变迁研
究人员都无法绕开和回避对于制度变迁驱动问题的思考和探寻 。
一 、对制度变迁动力机制假说的一个简单回顾
从人类历史的演进角度考查 ,制度变迁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且错综复杂的。理论界研究制度变迁动
力机制的理论观点也很多 ,不同的学派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1. 经济增长推动说 。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推动假说认为 ,制度变迁是由经济增长引起的 ,经济
增长是制度变迁发生的动力源泉 。在 《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 》一文中 ,舒尔茨指出 ,尽管不具
有普遍意义 ,然而经济学领域内的制度可视为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的供给者 ,是经济领域里的一个
内生变量 ,因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反应而发生制度变迁 [ 1 ] 257 。类似地 ,拉坦也认为 “制度变迁可能是由对与
[ 2 ] 333
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更为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所引致的 ” 。
2. 技术决定论 。这种假说将技术视为推动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动态原因 ,认为新制度安排的出现
是由于技术改进产生的成本收益变化导致的结果 ,主张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变迁 。持这种观点的有凡勃伦 、
阿里斯及马克思 。
[ 2 ] 33 1
技术决定论在老制度主义学派的著作中也是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观点 。 凡勃伦和他的追随者采
用技术与制度的矛盾分析法 ,将技术视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动态因素 ,认为技术创新过程是由其自身内在
力量和历史必然推动的 ,技术是社会进步 、制度变迁 、文明形成的根本原因; 阿里斯更将制度视为静态因
素 ,认为制度是古代的、静止的 ,并且缺乏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组织上的可变性 ,西方经济的发展不能归功于
市场制度 ,是技术的发展才使市场的发展成为可能 。进一步地 ,凡勃伦和阿里斯提出了老制度经济学研究
的第一个主要纲领 , “该纲领集中考察了新技术对制度安排的影响 ,考察了既定社会惯例和既得利益者阻
[收稿日期 ]2006 - 05 - 11
[基金项 目 ] 该成果得到吉林大学 “985 ”工程项 目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的资助 。
( )
[作者简介 ]徐传谌 1953 - ,男 ,山东东平人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
( )
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企业制度与企业理论 ;孟繁颖 198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