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国西南的粮食生李中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 10年 7 月 Ju ly, 20 10  第 4 期  No4                  Co lle c te d P ap e rs o f H isto ry S tu d ie s ·专题研究 · 清代中国西南的粮食生产 ( ) [美 ]李中清 J am e s Z . L ee 著 , 秦树才 , 林文勋译 (香港科技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香港 )   摘  要 :清代后期 ,中国西南的耕地可能达到了四千万亩 ,而非史志所载的一千二百万亩 。新垦耕地多处 边缘地区和山区。尽管旱地仍占主导 ,但梯田的发展 、粪肥的使用 、轮种技术的推广还是使西南的土地利用有 了较大进步 。稻米 、荞麦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有较大发展 ,玉米 、马铃薯 、花生 、油菜等外地作物传入 ,对西 南粮食生产和各族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代西南边缘地区取代了中心区 ,成为主要的粮食生产和输出区。 关键词 :清代 ; 中国西南 ;土地利用 ;粮食生产 中华帝国晚期 ,全国人口从 1350年的不到一亿增长到 1850年的四亿五千万 ,与此同时粮食生产也 ( ) 提高了。这种全面进步既是土地改良的结果 ,又是耕地面积扩大的产物 。然而 ,在西南 云贵 ,农业的 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一样 ,也是国家政策的结果 。明代 ,一百多万卫所官兵及其子女耕种于中国西南靠内 地区的平坝和谷地 。清代 ,在西南省级政府的积极鼓励并资助下 ,数百万移民耕作于更边缘的谷地甚至 山区。政府组织这样的土地垦殖和改良,既增加了省政府的税收 ,又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在此我把这些 政策与其结果做一对比。首先对耕地面积范围作一个估算 ,然后再对土地利用的主要进步进行评价 。 一 、耕地面积的增长 如明代一样 ,清代的耕地面积随着人口和移民的增长而增加 。但与明代不同的是 ,大多数新增土地 是私人在山坡上垦辟出来的 ,并非由政府组织在河谷平坝拓殖产生 。然而 ,作为国家政策的组成部分 , ① 清代积极鼓励扩大可耕地 。清政府在西南鼓励垦殖的目标 ,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 ,是增加粮食产量 ,扩 收稿 日期 : 2009 - 12 - 10 ( ) 作者简介 :李中清 Jam e s Z. L ee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研究方向为晚 期中华帝国史 、历史人口学 ;秦树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史 ;林文 勋 ,云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 。 ①彭雨新 : 《清初的垦荒与财政 》, 《武汉大学学报 》, 1979 年第 1期 ;郭松义 : 《清初封建国垦荒政策分析 》, 《清史论丛 》第 2 辑 , 中华 书局 1980年版 。 72 ① 大赋税基础 。 为此 ,省政府将荒闲土地 、工具 、牲畜、房屋 ,甚至路费分发给赴新区开垦的移民 ,并允诺 ② 免除三年的赋税 。 政府这些激励措施的结果是 ,使超过二百万的移民在西南的山区定居下来 。 这些移民到底开垦了多少土地 , 目前确切数量尚不清楚 。关于清代中国西南土地的垦殖情况 ,清代 ( ) 所保存的有关记录非常缺乏 ,仅登记了新垦土地 垦荒或垦田 的一小部分 。根据这样的记录 ,到 1725 年 ,云南的新垦耕地面积达一百二十五万亩 ,贵州达四十万亩 。郭松义估计 ,到 180

文档评论(0)

go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