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素材.docVIP

2013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   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 时刻,莫言的获奖意味着世界更加注视中国,并对中国文学给予认可。这一认可,对于中国文学确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在各界熙熙攘攘的声音中,祝 贺、欣喜声居多,毕竟莫言的获奖了了中国人一桩多年的夙愿。而高兴之余,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创作,莫言作品也只能代表他个人的水 平。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之巅,而中国当代文学缺少现实主义力作的遗憾,仍客观存在着。因此,莫言获奖固是好事,但更需要人们以平 和心态来看待,就连莫言本人在得知获奖后也坦言“并不是特别兴奋”,反而“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夙愿终了:中国人的“诺奖情结”    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全世界共有近800人获得过该奖。但是在整个20世纪,中国与此奖项无缘。进入21世纪,虽然有包 括诺奖得主在内的作家和科学家预测中国不久在文学和物理学等方面会有人摘得诺奖,然10年又过去,中国本土科学家和作家还是未能出现在这个获奖名单上,这 不免让人有些五味杂陈,情何以堪。   若说过去中国经济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学术研究不受重视,文学也不繁荣,对诺奖不敢奢望,或者即使奢望也 难以获得,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从本世纪开始,中国的国力和科学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奥运也举办了,航天员也在太空行走了,“嫦娥奔月”梦 想也实现了,经济实力也已跻身世界第二了,唯独在科学和文学竞赛中,没有一个中国人以中国的名义获得诺奖。难道诺奖对中国的作家和科学家格外吝啬?这对自 诩文化历史悠久,人口又众多的中国人来说,确实尴尬无比。   因此,国人有诺奖情结,为诺奖纠结、耿耿于怀甚至魂牵梦萦,都可以理解。正因如此, 莫言的获奖更显得意义非凡。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早在几年前,已有多名学者预测他将获此殊荣。的确,莫言立足于文学,并 在自己的文学创作过程中长期站在人的角度关注社会,正如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授奖词所说的“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文学世界:莫言和他的山东高密乡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进行了十几年的劳动。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 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 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11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莫言自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 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提起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那里就是莫言的故乡高 密东北乡。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1986年莫言在《红高粱》中写道:”高密东北乡 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无疑是莫言对高密这片成长之地最极端热爱又极端仇恨的一种表达。几十年来,莫 言的小说创作几乎从未离开高密,那是独属于他的文学王国。他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 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 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 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 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 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主要代表作有《蛙》、《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酒国》、《四十一 炮》等。其中,中篇小说《红高粱》由张艺谋改编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