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与设计的态度——从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系的设计基础课程谈起
The Attitude of Education and Design——With the Case Study of Architecture Basic
Course in TUM
贺勇 王竹
(浙江大学建筑系,310058)
摘要/ 以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建筑系的设计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其所秉承的态度与原则。结合我国
八校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对当下的态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教育与设计;态度;慕尼黑工业大学;设计基础课程;八校联合毕业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case study of design basic course in the department of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Munich(TUM),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ttitudes and principle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In addition, our present
practice has been analysed through the eight universities ’joint teaching program.
KEY WORDS/ Education and design, attitude,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Munich, design basic course, eight
universities ’joint teaching program
1.引言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放到建筑学,我们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设计态度,就有怎样的
设计过程与结果。设计的态度不仅仅是“态度”,而且是构思的起点、过程和方法,它们相
辅相成。毫无疑问,一个学生的设计态度会影响到他今后的职业生涯,特别是对待社会的责
任,因为教育从来都不仅仅是技术传授,而是一个文化熏陶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模式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生活态度与职业精神。我们常常说当下中国的建筑师缺
乏社会责任,这里姑且不论它是否正确或中肯,但社会责任的确与教育模式中所呈现的态度
有关,所以在我们建筑学的教育中,设计的态度是一个值得讨论、也迫切需要讨论的话题。
2 .“概念设计”—— “中国式”的教育与实践态度
“概念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方法,世界各地几乎都可以找到如是的模式。但是,
“概念”在中国建筑教育与设计实践中的如此盛行、甚至泛滥,不能不说呈现出了一种“中
国式”的特征。然而,设计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是源于场地、功能、环境等支持与制约要
素的潜在可能?还是设计者自身的个人喜好或某些概念?
什么是概念?无所不能的维基百科告诉我们:“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
理解。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
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由此可见,概念是以一种简明的方式来表达事
物的内在要素及其关系,往往因其明晰、容易辨识,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既然如此,对于求
新创新、旨在吸引人眼球的建筑师自然就会表现出对于概念的钟爱了,于是我们很多人习惯
在设计的开始,就从空间或形体的意象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概念,例如“山上滚下来的一堆
石头”、“远处飘过来的一片树叶”,当然,人们在评价出炉的设计方案或建成后的建筑时也
往往轻易将之简单化为一些清晰的概念,例如“鸟巢”、“水立方”、“大鸡蛋”、“大裤衩”….
以概念作为创作原点的建筑师可以称为“概念性建筑师”。朱涛如此定义这一概念:“这
里所谓的 ‘概念性建筑师’是指,在自外而内压迫建筑师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建筑学和商业主
义建筑学外,建筑师翻转了建筑学的指向,建立起一种自内而外的建筑学模型:无论外界(政
治、经济、文化等)的要求压力多么强大,都不再是推动建筑师进行设计的根本动力。建筑
设计首先立足于建筑师的内在的概念性思辩,所有内外因素都必须经过建筑师个人的概念性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