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责任心形成机制的研究 _ 从自主性调节的视角.pdfVIP

中学生责任心形成机制的研究 _ 从自主性调节的视角.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论文摘要 近二、三十年,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无论是发展业绩还是灾难危机,都显示 出责任心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至关重要性。探究责任心的形成机制,对教育实 践和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从自主性调节的角度切入,借鉴了 自我决定理论、责任三角模型、道德四因素论等理论,对如何促进自主性调节和 责任心形成进行研究。 实证研究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跨年段的调查研究,第二部分为情境 实验和现场(field)研究。跨年段的调查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责任心的发展状 况,把握责任心形成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从自主性角度探讨责任心的 形成机制。 跨年段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责任心的 理解及日常生活中的责任情境,初步勾勒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内涵。访谈资 料分析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倾向:学生感受到的自主支持状态与学生的责任心水平 密切关联。接下来的实验研究对此作深入探讨。 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有四项,分别从自主性与任务承担的价值评价、自主性与 责任行为的坚持、自主性与责任承担与情绪体验、自主性与失败后行为及自尊反 应几个方面,具体考察责任承担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分析责任心的形成机制。 实验研究一通过实验任务分别引发实验组的自主性和控制性倾向,发现自主 性调节学生在完成责任时给予任务更高的重要性评估,内在动机也更强。 实验研究二通过引发自主性调节和控制性调节不同倾向,结果显示,枯燥任 务情境下自主性调节学生有更强的责任行为坚持。 实验研究三在日常学业成败情境下考察学生的责任承担行为。结果表明,学 业失败时, 控制性调节倾向的学生有更多借口推诿表现。自主性调节倾向的学生 学业责任承担倾向明显,有更多与自我责任意识相关的情绪体验,尤其当他们自 我设定的目标与重要他人设定的目标一致时,努力程度和学业达到程度高,在履 行责任失败后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 为进一步探究学业失败后责任行为差异的原因,实验研究四启动不同学生的 自主性调节和控制性调节,发现控制性调节学生在学业失败时状态自尊评价变化 较自主性调节学生自尊变化大,并且自尊变化状况与失败责任的承担倾向相关。 综上,通过“有意义的理由、对冲突感的承认和自主选择”可以促进学生的 自主性调节并提高他们对责任的重要性评估、增进责任行为坚持;自主性调节学 生更倾向于主动承担责任。自主性调节从多方面促进了学生责任心的形成。 关键词: 自主性调节 自我决定理论 责任承担 责任赋值 责任行为坚持 5 ABSTRACT Firstly, we interviewed with children from 4th to 12th grade to know how they understood “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situation” they perceived in daily life. Then 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of responsibility and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Impressed by autonomous regulation in students and their possibily impacts to responsibility in interview and positive change in related researches, som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explore which factors facilitated autonomous regulation and how autonomous regulation affected responsibility taking, re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