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共传播视野下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媒体的角色以汶川地震灾后救援重建为例.pdfVIP

重要公共传播视野下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媒体的角色以汶川地震灾后救援重建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沿论坛 公共传播视野下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以及媒体的角色 ——以汶川地震灾后救援重建为例⑴ 师曾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 100871 ) 摘 要: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激发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2008年也被业界称为公民社会元年。以公共传播的视角,指出风险 社会的特征,公共传播的必要性,公民社会在公共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救灾重建中政府主导下的NPOs和志愿者的参与,说明法 律法规支持下的企业公民参与,解释救灾重建中社会参与的合法性,剖析媒体所形成的公共空间对救灾重建社会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公民社会 公共传播 NPOs 灾后重建 媒体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Public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and the medias role ——To Wenchuan earthquake disaster relief and reconstruction, for example① SHI Zeng-zh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The 2008 Wenchuan after the earthquake, has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in 2008, also known as the civil society in the fi rst year of the industry.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communication,pointing ou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sk society, the need for public dissemination,civil society in the public dissemin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emphasizing government-led reconstruction relief under the participation of NPOs and volunteers, indicating the suppor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corporate citizen participation, explain the relief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analyzes the media, public space formed by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ief the signifi ca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ivil society; Public communication; NPO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Media public space 引言 公共空间,探究公民社会的发展。 汶川地震发生至今已有时日,随着媒体报道的逐渐淡出,这 场灾难似乎已成为人们的集体记忆。地震发生后,政府、媒体、 风险社会与公共传播意识的建立 企业、NPOs⑵及志愿者等都积极参与到救援行动中,在某种程度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很早就提出了风险社会的 上,人们已很难辨别参与者各自的角色,这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 理论,其著名的观点是,风险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风险不 社会结

文档评论(0)

go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