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硼杂苯二价稀土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性能研究.docVIP

一些硼杂苯二价稀土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性能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征文及格式要求: 1)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过的论文概不受理。会议论文摘要请用A4纸版面。上下分别留出2.5 cm,左右分别留出3.0和2.0 cm。标题用4号黑体居中,作者名字用5号楷体另起一行并居中,单位用5号楷体另起一行并居中,通讯地址用5号楷体另起一行并居中,正文用5号宋体,单倍行间距,“参考文献” 用5号黑体另起一行并居左,具体文献条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或者小5号宋体,结构式、反应式请用ChemDraw绘制。每篇摘要限用1页,中文或英文均可接受。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将退回请作者重新修改。所有论文摘要请使用会议主页/occ)上的在线报名系统投寄,征截止日期为2009年5月15日,不接受纸质稿件。论文一经评审录用后,发出录用通知。被录用的论文一般不再退回修改,作者在论文摘要时,文责自负。论文录用与否,一概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论文模版及实例请见下页。 标题(四号黑体居中,单倍行间距; 英文摘要Arial1号英文摘要Times 11号 单位(五号楷体居中;英文摘要Times 11号 联系地址(五号楷体居中;英文摘要Times 11号 (空一行) 正文(五号宋体,单倍行间距;英文摘要Times New Roman11号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居左); Reference(英文摘要)Times New Roman11号) Xxxxxxxxxxx(Times New Roman或小五号宋体) Xxxxxxxx Times 10号 一些硼杂苯二价稀土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性能研究 崔鹏, 陈耀峰*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枫林路354号,200032 二价稀土金属有机络合物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们能够与包括N2,CO2在内的许多不饱和小分子发生反应,形成了其独特又丰富的还原化学。1 在二价稀土金属有机化学中,金属有机络合物的电性对其还原性的影响是基本问题之一。在茂稀土金属有机络合物中,络合物的空间位阻很容易通过改变茂环上的取代基来改变,但对其电性的调控却难以通过此手段实现。硼杂苯配体是茂类配体的类似物,都是6e donor,但相比于茂类配体,它在电性调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通过改变硼原子上的取代基可以方便地改变配体的电子效应,从而调控相应络合物的电性。2 采用硼杂苯基作为二价稀土络合物的配体,有可能较系统地研究二价稀土络合物的电性对其还原性的影响。 我们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首次合成得到了两个二价Sm的硼杂苯络合物和一个二价Yb的硼杂苯络合物,两个二价Sm的硼杂苯络合物可以催化甲基丙烯酸的选择性聚合,选择性受配体硼上取代基的影响,3 二价Yb的硼杂苯络合物可以和α-二亚胺发生溶剂控制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4 最近,我们又合成得到了一个具有非常新颖结构的二价Yb的硼杂苯络合物:1.它是二价胺基化合物,却具有象三价化合物的夹心结构; 2.两个不同类型的的硼杂苯同时和金属离子配位: 中性和阴离子硼杂苯; 3.桥联原子和硼杂苯采用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配位键和共价键。基于它的特殊结构,这个络合物具有很好的反应前景,可能发生配体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插入反应等。 参考文献: Evans, W. J. Inorg.Chem.2007, 46, 3435. (a) Herberich, G. E.; Holger, O. Adv. Orgnomet. Chem. 1986, 25, 199. (b) Fu, G. C. Adv. Orgnomet. Chem. 2001, 47, 101. Cui, P.; Chen. Y. F.; Zeng, X. H.; Sun, J.; Li, G. Y.; Xia, W. Organometallics. 2007, 26, 6519. Cui, P.; Chen. Y. F.; Wang, G. P.; Li, G. Y.; Xia, W. Organometallics. 2008, in p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 联系人: 陈耀峰, Email: yaofchen@, 电话021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